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他急忙召见负责城内仓储的官员。

当听到仓禀中存粮的具体数字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什么?!只有……只有这些?!怎么可能!”阿都剌因几乎咆哮起来。

他东征时,曾严令叶尔羌城和沿途各城,务必在库尔勒囤积足够五万大军支撑至少一年的粮食。

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库尔勒仓禀里的存粮,加上随军携带的最后一点余粮,满打满算,只够三万多人马吃一个月!

这与他计划的一年储备,相差何止天渊……

问题就出在那个被所有人忽略的“小事”上。

阿都剌因在策划东征时,确实下达了在库尔勒囤粮的命令。

但他当时的战略重心是东进攻取哈密,库尔勒是作为相对安全的后方基地。

他潜意识里认为命令已下,后方自然会执行妥当。

在与明军对峙、乃至决定撤退的整个过程中,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军事部署、内部协调、应对明军压力上,从未想过、也没有时间去核实一个他认为早已安排好的“后勤小事”。

叶尔羌城负责后勤的官员,也就是麻黑马,确实收到了囤粮的命令。

但他们的民夫奴隶就那么多,粮食也就那么多。

当时阿都剌因正高歌猛进,未曾遇到大战,整个叶儿羌汗国的主要精力是保障前线大军的持续补给输送。

对于“在库尔勒囤积半年粮草”这个长期任务,导致了执行的严重滞后和折扣。

更致命的是,他们完全不知道阿都剌因会如此迅速地、带着全部主力败退回库尔勒……

剧本也不是这么写的。

小小的库尔勒城,常住人口不过十多万,瞬间涌入近半数的脱产军人,其粮食压力是毁灭性的。

原先那点储备,杯水车薪……

而对于库尔勒城城内的情况,明军这方是知情的。

胡商细作,买通了库尔勒城中的官员,这个情报在两个多月前,便就到了麻贵的手中。

在那个时候,麻贵就已经清楚,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了。

实际上,在西域这个地方打仗,死伤最多的,不是冲在前面一线的士兵,而是后方运输粮食的民夫,以及奴隶……

补给困难,这是双方都要面临的考验。

而背靠哈密大本营,积极备战长达五年的明军,明显要比叶儿羌汗国准备充分一些。

一个小疏忽,一个计划之外的事情发生……就能够决定整个战争的走向……

阿都剌因当然不会选择坐以待毙,当夜,他便派出了一股百人的骑兵小队,让他们用尽一切待遇,前往汗都,让他们抽调此时所有的兵马,护送粮食前来……

而这支骑兵小队,却遭到了女真人成建制的骑兵部队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