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而当朱常澍说完之后,从头到尾都站在一旁的孙承宗,开口时说道:“殿下,赵彦此人,熟谙官场规则,爱惜羽毛,此前确有捂盖、观望之嫌。然其行政之能,在地方大员中尚属干练。此次若非殿下亲临,他未必肯行此‘断腕’之举。”

“其所呈方案,细则详尽,考量周祥,虽是迫于形势,却也可见是用了心思,非纯粹敷衍塞责。以臣之见,可信五分,可行七分。关键在于……后续督管,需得力之人,且需持续施压,方能防其懈怠或反复……”

“而且我们此来河南,学田的事情,只是小事,主要的还是进学堂。”

“各府城筹备进学堂,才是我们的大事。”

“现在学子名单,誊录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办学之事,户部总共拨款六十万两,用作四省进学堂花费,我们还是要得到当地官府的协助。”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陛下的旨意。”

朱常澍听完孙承宗的话后,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孤便不急着回京了,等到差事办完之后,在回京复命。”

魏忠贤在一旁闻言,忍不住轻呼:“太子爷,这……这眼看就要过年了,陛下和皇后娘娘那边……”

朱常澍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头,语气不容置疑:“年节年年有,但此等关乎国策根基、万千学子前程之事,岂能因年节而延误?”

“一来,是学田之事,二来,是进学堂之事。”

“特别是学田事,赵彦虽已承诺,但其人滑脱,若孤此刻离去,难保他不会故态复萌,或下面之人阳奉阴违。唯有孤坐镇于此,亲眼盯着他将条陈一一落实,亲眼看到良田重归学册,亲眼见到蒙童能安心进学,此事才算暂告段落。”

“否则,孤回京过年,心中亦难安稳。”

孙承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拱手道:“殿下心系国事,不徇私情,微臣敬佩。臣也愿留下,辅佐殿下,确保此事万无一失。”

朱常澍点了点头。

随后,他当即亲自修书一封,遣快马送往京师,信中详细禀明了河南学田案的最新进展、赵彦的请罪与整改方案,以及自己想要留在河南的想法。

而此时,驿站外赵彦几乎是脚步虚浮地离开了太子下榻的官驿,直到坐进那辆摇晃的马车,他才仿佛找回了一丝力气。

后背的官袍早已被冷汗浸透,紧贴在皮肤上,被马车缝隙钻入的寒风一吹,刺骨冰凉。

他闭上眼,太子那看似平静却蕴含着雷霆之怒的训斥声犹在耳畔,尤其是那句“渎职!欺君!”

惊雷,反复在他脑海中炸响。

“回……回开封!”

马车在暮色中疾驰,抵达开封布政使司衙门时,已是深夜。

然而,赵彦并未休息,他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带着寒意与汗渍的官袍,便立刻下达了一道命令:“所有在省官员,包括各府知府、知州、知县,以及按察使司相关属官,即刻放下手中一切事务,限两日内,务必赶到开封布政使司衙门议事!”

“年节封印之期暂缓,所有衙门照常办公,不得有误!”

“违令者,以渎职论处!”

腊月二十四,眼看还有几天就是除夕,哪个官员不是归心似箭,准备与家人团聚,享受一年中难得的闲暇?

此刻却被要求即刻动身,赶往省城。

一时间,从开封到各府州县,信使四出,马蹄声碎。

接到命令的官员们,有的愕然,有的惶恐,有的暗骂,但无人敢怠慢。

谁都知道,布政使大人如此急如星火,定是出了泼天的大事。

不少人连行李都来不及仔细收拾,便带着满腹的惊疑与不安,踏上了赶往开封的路程。

腊月二十六,开封,布政使司衙门大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