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9章 对西红市进行新的任命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京城组织部的办公室里,周志高刚看完范挈案的后续追责报告,指尖还沾着墨渍,门就被轻轻敲响。
“进。”他抬头,看到副部长老王捧着一叠文件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周部长,有件事想跟您商量。”老王将文件放在桌上,是西红市干部任免建议名单,“范挈和朱踏板倒台后,西红市的领导班子出现空缺,下面的同志推荐了几位候选人,想请您定夺。”
周志高放下茶杯,拿起名单翻看,目光在“市委书记”“市长”两个空缺职位上停留许久。
“西红市情况特殊,不能随便派人去。”他手指在名单上轻轻敲击,“之前范挈他们搞的那套,把当地商业环境搅得一塌糊涂,腐败分子和商人勾结,好项目全给亲朋好友,烂摊子扔给别人。”
“现在商界一提西红市就摇头,这种局面要是不扭转,民生工作根本没法推进。”
老王深有感触地点头:“您说得对,我前段时间去西红市调研,有个做建筑的老板跟我说,他们之前投标一个学校建设项目,明明资质和报价都最优,结果却被一个毫无经验的公司抢走,后来才知道那家公司老板是范挈的小舅子。”
“现在大家都不敢去西红市投资,怕血本无归。”
“所以选人的标准,首先得是能镇住场子、干净利落的人。”周志高的眼神锐利起来,“不仅要能清除余孽,还得重建民众和商界的信任。”
“没有信任,再好的改革方案也推不动。”
老王立刻拿出另一份文件,里面是两位候选人的详细资料:“我们研究了很久,觉得俞九襄和方文很合适。”
“俞九襄现在是省公安厅副厅长,之前在扫黑除恶中打掉了多个犯罪团伙,作风强硬。”
“方文是市公安局局长,破过不少经济犯罪案,对官商勾结的套路很熟悉。”
“他们俩都是从公安系统上来的,有魄力,也有能力,最关键的是,为人清正,没什么把柄可抓。”
周志高翻开俞九襄的资料,看到“打掉盘踞十年的黑恶势力,追回民众损失两千万”“拒绝贿赂三十余次”等记录,眼里露出赞许:“俞九襄我比较熟悉。”
“去年东省扫黄打非,他带队端了十几个涉黄窝点,还顺藤摸瓜查出了背后的保护伞,确实有本事。”
“方文也不差。”老王补充道,“他在市公安局任上,查处了多起企业偷税漏税、官商勾结的案子,其中一个案子还涉及到副市长的亲属,他照样依法处理,一点没含糊。”
“商界的人都怕他,但也服他,说他办事公平。”
周志高放下资料,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陷入沉思。
西红市的问题根深蒂固,不仅要换领导,还得有配套的改革措施。
“光有人选还不够,得想清楚他们去了之后要做什么。”他抬头看向老王,“第一步,必须是公开透明。”
“把之前被腐败分子霸占的项目重新审查,不符合规定的全部作废,重新公开招标,让所有企业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同时,公布政府的财政支出和项目进展,接受民众和媒体监督,重建信任。”
“我同意。”老王立刻附和,“另外,还得建立‘企业维权通道’。”
“之前很多企业被欺负了不敢说,现在要让他们知道,有地方说理,有人撑腰。”
“只要发现有干部故意刁难、索贿受贿,立刻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周志高点点头,又想起一件事:“还有,那些烂尾项目也得解决。”
“之前有些项目因为款项不到位,烂在那里好几年,既浪费资源,又影响民众生活。”
“俞九襄和方文去了之后,要先梳理这些烂尾项目,该追讨资金的追讨,该重新招商的重新招商,尽快让项目落地,给民众一个交代。”
正说着,老郑敲门进来,递上一份商界调研问卷:“周部长,这是我们对全国一百多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有七成企业表示,除非西红市的商业环境有明显改善,否则不会考虑去投资。”
“还有三成企业说,就算去,也只敢小规模投入,怕被坑。”
“你看,问题有多严重。”周志高将问卷递给老王,“要是再不想办法,西红市就真的没人管了。”
“俞九襄和方文去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给商界吃颗定心丸。”
“可以开个企业家座谈会,让他们把心里的顾虑都说出来,然后一一解决。”
“比如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税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都是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老王接过问卷,脸色更加凝重:“我们得尽快确定人选,让他们早点上任。”
“时间拖得越久,西红市的情况只会越糟。”
周志高拿起笔,在俞九襄和方文的名字旁画了个圈:“就这两个人了,你尽快整理他们的任命材料,提交给常委会审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