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既然山本教授了解中医,那不妨给大家说说。”陈阳笑着看向山本一郎。

“山本先生,给大家说说吧,也让大家了解了解,我想山本先生对中医应该有独到的见解。”查理斯也笑着道。

“查理斯教授过誉了,不过,我们R国在继承和发扬汉方医学方面,确实做了许多严谨的科学化工作。”山本一郎说着略带口音的英语,目光扫过陈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中医,源于华夏,这不可否认,但其理论体系,诸如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过于模糊抽象,缺乏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实证基础。”山本一郎侃侃而谈,吸引了周围更多专家的注意。

“而在R国,我们更注重对汉方药材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分析以及标准化临床研究。我们摒弃了那些虚无缥缈的理论,只取其‘有效’的部分,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去验证它、优化它。”

“这才是中医……或者说汉方医学,真正应该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山本一郎这话倒也符合小日子那边的情况。

小日子那边对中医理论并不重视,属于重药不重医。

R国的汉药源于华夏,在R国已有 1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江户时期(1603-1867年)是其发展鼎盛时期。

R版《仲景全书》《宋版伤寒论》的刊行,使日本对《伤寒杂病论》兴趣浓厚,至今日本常用的 200多个汉方药中,多数来自该书原方。

明治维新时期,R国全面引入西医体系,汉方医学的传承及实践受到极大影响,R国的中医就像国内中医一样受到了冲击。

20世纪 60年代后期,随着R国老龄化加剧,汉方医学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优势显现,小日子开始重新重视汉药,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之后汉药被纳入日本医保体系,推动了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不过小日子的汉药也确实如山本一郎说的,这个时候汉药复兴,却只是药而并非医,医的境遇依旧不算好。

战争年代,小日子从华夏抢走了不少名方古方,采用高科技技术发展中成药和纯中药制剂,当年名动一时的“小柴胡汤事件”对R国汉药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一直到近几年来,行业才逐渐走出阴影,市场规模基本恢复。

山本一郎说他了解中医,其实也就是半吊子罢了,可能确实要比博格等人了解的稍微多一些吧。

山本一郎顿了顿,再次看向陈阳,语气带着明显的挑衅:“至于陈医生在手术中使用的所谓‘针刺急救’,其成功在我看来,偶然性远大于必然性。”

“心脏手术中发生室颤,除颤无效后自行恢复的情况虽然罕见,但也并非没有先例。将这种小概率事件归功于两根银针,并冠以‘中医神奇’之名,恕我直言,这是一种对医学严谨性的轻率行为,甚至……有误导国际同行的嫌疑。”

这番话几乎等于全盘否定了中医在手术中发挥的作用。

何永华脸色涨红,气得想要上前理论,却被陈阳用眼神制止了。

说穿了,陈阳这次前来参加这个会议就是来推销中医的,以西医外科技术为敲门砖进入圈子,然后推销中医。

然而山本一郎的话等于抹杀了中医在术中的作用。

博格皱紧了眉头,穆勒和罗伯特等人也面露思索,他们虽然是开放的态度,但山本一郎提出的“偶然性”和“科学性质疑”,确实是在场很多西方专家内心潜在的疑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阳身上,想看看这位年轻的华夏医生会如何应对这尖锐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质疑。

是勃然大怒?还是苍白辩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