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日耀须弥28 捉刀人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清灵山,掌门洞府静室。
烛火摇曳,自给姜玉洲传去秘讯已过六个时辰,钟紫言仍旧盘坐在堆满门派纪要、弟子名册、神通功法相关的诸多玉简、书卷、古经前。
他闭目内观,正感受着本命鲸勤勉游返两座丹宫之间。
时至今日,结婴对于他来说只差两个条件:灵力积满、气象内景溋实。
但就是这最后的两个条件,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实现。
去年森木海之行,教他吞了那先天古树的七成遗泽,累四十九寸道韵所成气象,已至极限。
当时吸的酣畅,后来才发觉显露道宫容易,同化凝实却难,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以本命物和灵力持续感悟、同转、衍化。
目前同化彻悟的,也不过一成多些。
每一丝道韵,都能让他洞见新知,彻悟一条至理。每一天,他对大道的感悟都在翻天地覆地变,整个人的感觉越来越神妙。
只有一点不好,太耗时间。
钟紫言睁开双眸,盯着桌上的名录,过去二十年意外死亡的所有门人弟子,与他们相关的名录,都以墨字书写排出。
依着正常情况,他此时应该什么事都不干,赶紧去翠萍山闭关,五八十年后出关,元婴即成。
可他敢么?
他不敢。
姜玉洲带着诸多门内精英在东域开辟练兵,常自在正在结丹,门里不知混进来几只豺狗、几头毒鼬等着钻空子。
真要去闭了关,别说五十年,五年出来后,不知小儿辈又要被害死几个。
天水降了半年有余,阳土之炁又开始从地底翻涌,平常人只道是自然规律,但修至他这个境界,已能察觉天地玄力之变,明显上头那两位在暗自角力。
以东洲全域水运和土运角斗!
那是此方世界两大天元玄位之间的较量,神一般的能耐,他们到底在算计什么,自己无从知起,知了也没用。
他现在只知道,必须尽快清理干净门内,留给姜常简项这些支柱们一座干净的家底,这样他才能安心去谋求后面的事。
“常运、周娥、齐鹕、骆云子、周宣、虢三澈、元平、红叶、夏威。”
钟紫言盯着一个个姓名目不转睛,这些人的死亡最离奇,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查清了他们当时交集过的所有人、涉及到的核心事件。
最终,推断出问题的地方大概集中在三件事上,一是仙苗接引派务,二是当年御魔城常运战陨之事,三是围绕周宣一行去黑风洞探险一事,前后死了很多人。
现在,是时候该动身下山了。
钟紫言将杂乱的籍卷收整干净,披着墨裘走出静室,路过洞府大堂,见两位妻子府门仍旧紧闭,一时半刻估计出不得关。
走到堂外小院,池中鲸儿微动,涟漪并没有影响池水倒影自己的面容,那是一副鬓染白丝,沧桑略显宁和的相貌,几十年都是这张脸。
说老,修为境界傍身,褪凡体为灵体,不至于老到什么程度;说年轻,可真不年轻了,同样岁数已故老友张明远,现在玄孙都已经出世。
回眸环扫四顾,这座三套一堂一院的洞府已住了三十一年,跟断水崖那座格局一致,不算大,但很温馨。
他这辈子于情事上已经知足,能先后得四位女子亲睐,欢声笑语大喜大悲度过百来年,除司徒宓外,别无遗憾。
如果非要对这个小家说什么心愿,那就是祝福两位妻子将来能大道有成。
余下的心思,只在修行事和门派发展。
他自堂间书写了两封家书,悄无声息离开洞府,化作一缕清风,向山外飞去。
******
翌日清晨,天微微亮时,钟紫言身披一袭星卦墨裘,内搭玉白云纹锦衣,玉簪束发,踏在了梁国辛城的云团上。
他手中拿着灵图,仔细搜寻青龙观的位置,很快见到地标,往东南面飞驰。
自天上往下看,入目的河道水流湍急,沿岸树木房屋多有遭殃,几年也不一定缓得过来。
他已有二十多年未曾游历凡俗,此番为了查事,情景看在眼里,民生之艰苦同样印在心里,那些神仙一样的人物们,只斗法的一丝丝余威,就能教这些凡人痛苦几十年。
如今,东洲南域的主要凡俗国度只剩六座,分为晋国、陈国、梁国、杞国、东鲁、西鲁。
这六国都分布在南域中央,西起槐山蛮荒,东临清灵山,占据南域五成疆土,疆土覆盖中没有一座三阶灵地。
晋国所居之地直靠正南海界,晋地乃是南域第一凡人所居地,一地就占了南域两成的疆土,由泜水宗直接统辖。
晋地以北,西被槐阴河湾阻隔,中有陈国,东有梁国,如今被唤做陈梁之地。陈国由北域雷音寺统辖,而梁国头顶的修真门派现在自然是赤龙门。
陈国再往北,有东鲁国,三十年前受岳麓书院接管以后,连着吞并了邻旁两个小国,疆土已经跟陈梁相等,四家界线接壤,当了领居。
鲁国以东、梁国以北乃是杞国,由化生寺统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西鲁国本是个百来万人的聚落,被槐山长苏门数百年经营发展,后又落到赤龙门手里,如今,也不过几百万人的规模,仍然在尹春平原缓慢成长。
如果再往北看,就是亟雷山脉和天池湖了,划不到南域。
钟紫言此行第一站是梁国十九郡之一的河东郡,离辛城不过四百里的距离,那里是元尘子张忍出生地。
自李长歌传讯给他后,大梁和西鲁两国仙苗接引据点就成了必查的地方。
之所以从这里开始查起,是因为张忍是目前明确有问题的人,而名单上其他人暂时还只是猜测,没有确凿证据。
新元初年,赤龙门开始以字辈授予弟子道号,半甲子为一轮,当时第一轮赐号赤字辈的弟子都是新元前就入门的,现在早已年过不惑,诸如苏猎、苏宁这些人,如今年纪都有七八十岁。
所以元字辈的弟子,基本就是新元初到新元五年左右开始赐号,张忍八岁入门,今年二十六岁,算下来该是在新元十三年被收进山里。
梁国河东郡青龙观,始创于新元三年,这么多年来只换过一次观主,内里九个修士都是赤龙门弟子,观主叫:欧阳柴。
钟紫言要调查的第一个人就是此人。
欧阳柴,八十三岁,筑基初期修士,四灵根,擅刀术,器本命。当年自槐山招募东征修卒时加入了赤龙门军阵,归属在叶坚麾下,后因功入门。
因大道艰难,修行天资有限,新元十三年恰好被派来河东郡做青龙观的观主。
这种恰好,很可疑。
青龙观坐落在一处小山上,西接梁国京都,东临大江,虽然地处要道,但并不繁华,显得很僻静。
梁国皇室专门给这道观划出一片地域,临南二十里外才见官道。
为了熟知更多情况,钟紫言稍微改变了模样,外人见他就是一副锦裘温润玉公子的模样。
官道中段自西向东有三四家酒楼茶肆,背后还有一座小坊街,装点并不奢靡,钟紫言自南向北转悠了一圈,发现这里占地五六里,有一半是官驿官店,专门接待王公贵族的,另一半是商人和临近的小户所设,赚点辛苦钱。
趁着天气好,他踏步走进路边最简陋的一家茶肆,这里清一色的棕木桌凳,黑瓷绛碗,有三个小厮,其中一个见来人贵相,赶紧擦桌扫凳,笑脸相迎。
此时看店的除了三个小厮,就一个耄耋老头,正站在柜上盯着他看。
钟紫言顺势朝老头招手,装作东游客人,打算问寻一些事。
那老头虽然年迈,但腿脚很灵活,见钟紫言气度不凡,捋着短须拱手:
“瞧公子行迹,是京里来的贵人?”
钟紫言拱手摇头,笑道:
“在下本是辛城人,此番游来河东,欲访仙观,与老丈讨教一二。”
那老头一听面前贵公子是辛城来的,顿时凛然,肃穆三分,又是一礼:
“公子客气,江北大辛城乃本朝龙兴之地,您能用得着小老儿,实感荣幸。”
他知道今天遇到了贵人,一顿寒暄,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嘎然而止,先是疑惑,后又惊喜道:
“仙观……据小老儿所知,我大梁第一仙观就在辛城,唤做‘烟波观’,公子欲求仙途该是早早测出了仙根……”
钟紫言笑道:
“倒也不曾测得什么仙根,今来另寻他法。”
老头儿似有所悟,只当钟紫言不信命,恭敬笑道:
“即是如此,公子可寻对了地方,小老儿本就是河东人,打这青龙观未建时便已开了茶摊,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
钟紫言见这小子有点自傲的模样,拿出一锭三十两的雪花银,道:
“是个缘分,有劳老丈安排些吃食,你我相谈一二。”
老头喜笑颜开,叫小二跑去后厨排布,他则正对坐下,给钟紫言斟茶。
钟紫言思忱片刻,道:
“在下自幼居家读书,不曾远游,今番算是头一遭离家,即不知国朝大事,亦不知仙人行止,老丈可说说这青龙观始末?”
老头见钟紫言温和宁静,气质锦贵,出手阔绰,捋须思索片刻,开始道:
“似公子这般出生好的,小老儿几十年间也见过一些,若是做个凡俗间的王侯公卿,自有可为,但要想修真悟道,则难了。”
说罢他指了指东面,那是这坊街最大的酒楼,门前停着七八辆金黑龙纹华盖马车:
“咱大梁立国虽有上百年,但中道崩乱,经由光武皇帝统一南北,重立朝纲,修仙之途早已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律法明言:非身具灵根者不能修仙,擅建邪观淫祠轻者丈八十、重则充军!”
“贵如当朝二皇子,二十年来他家子弟无一人有仙根,整整跑来青龙观六次,昨日又来拜观,已是第七个来回,此番也不知能不能被选上。”
“青龙观兴建于二十八年前,早年冯老观主在位时,并不出众,他仙逝后,欧阳仙师接位,共接引了五波仙苗,每轮经三年内教,送去福州郡仙山,听说很多孩子在仙宗里修行速度极快,连带着此地也越来越炽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事其实也就近八年的风气,各家王公贵族不远千里,都想先教后辈经由欧阳仙师调教,再入仙宗修行,说这样一来子弟进晋更快,仙宗给的赏物和资源也厚,到时他们各家凡俗宗族自然富贵绵延……”
钟紫言一边听这小子讲说,一边思索其中蹊跷的地方。
赤龙门收复清灵山的那两年,凡俗里张明远的孙子张寿阳也做了新梁明帝,追封其祖张明远和其父张谨南为光武和文昭皇帝,张氏从此开始统治梁国。
而清灵山就在梁国福州郡,不想成为国教都难。
新元初年冬,张寿阳称帝后带着一干文武去清灵山下求拜,钟紫言那时刚好梳整罢门派诸事,便赐了些灵丹经文,谈了归属的规矩,确立了两家的关系。
赤龙门要在梁国招收弟子,必然要建立接引据点,短短五年在十九郡一共建了十七个道观,这些都是事实。
可蹊跷的是,哪有什么“先入观受三年内教”,这事儿他怎么不知道?
在他的记忆里,早年间所有被测出灵根的孩子,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都会被送到山上,由传习堂开始培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