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其中最为精妙的军事部署,当属将两万精锐派驻北地与陇西交界处的决策。这个被将领们称为“三岔口”的要冲之地,确实如李钊与萧何所预料的那般,成为了牵制楚军的关键棋子。从地形上看,陇西与北地之间被连绵的群山阻隔,若不借道异族领地,可供大军通行的道路仅有一条可容五马并驰的官道,以及两条需要翻山越岭的隐秘小路。而李钊派驻的军队正卡在这几条通道的交汇处,犹如一把利剑悬在了楚军的咽喉要道上。

“此乃‘一石三鸟’之策。”那日深夜,李钊在丞相府与萧何对弈时,曾如是解释他的布局,“其一,我军驻守此地,可随时掌握楚军动向;其二,楚军无法判断我军意图,必不敢轻举妄动;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李钊落下一子,目光深邃,“我们要让楚军始终处于猜疑之中,不知我们下一步是要西取陇西,还是北上平定北地。”

萧何执棋沉吟片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妙哉。楚军如今粮草不济,士气低落,若再分兵防守两处,必定捉襟见肘。此计最精妙处在于,我们根本无需真正用兵,就足以让楚军自乱阵脚。”

正如二人所料,此时的楚军大营内确实陷入了一片混乱。楚军范增在得知秦军动向后的第三日,紧急召集众将议事。

已经满头白发的范增这个时候整个人都显得更加垂暮,指着沙盘上那个被标注为“三岔口”的位置,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南境军此举,分明是要切断我们与后方的联系。若他们北上,可断我陇西粮道;若西进,则可直取北地。而我们——”他重重叹了口气,“如今连他们是真要进攻,还是虚张声势都分辨不清。”

帐中将领们面面相觑。一名年轻将领忍不住道:“范增先生,我们何不主动出击?总好过在此坐以待毙。”

范增摇头苦笑:“出击?攻哪里?陇西还是北地?若是猜错,秦军趁虚而入,我等都将成为楚国的罪人。”他望着帐外阴沉的天空,喃喃自语,“这个李钊,用兵之老辣,布局之精妙,实在令人心惊。”

就在楚军举棋不定之时,咸阳宫中的高要终于悠悠转醒。

最先发现高要苏醒的是侍奉在侧的侍女婉如。这个年仅十六岁的姑娘连续三日不眠不休地守在榻前,每隔一个时辰就用沾湿的绢布为高要擦拭嘴唇。当看到高要的眼睫微微颤动时,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待确认高要确实缓缓睁开了双眼,她激动得连礼仪都忘了,转身就向殿外跑去,连声呼喊着:“王上醒了!王上醒了!”

这声呼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迅速在整个丞相府激起了涟漪。最先赶到的是玉漱。这个曾经的图安公主如今已完全适应了高要夫人的身份,她快步走进寝殿时,发髻还有些微乱,显然是匆忙间来不及仔细梳妆。她坐在榻边,轻轻握住高要的手,眼中闪着泪光:“你总算醒了,这都第三天了。”

紧接着,吕雉也带着太医匆匆赶来。这个向来冷静自持的女子此刻也难掩激动之情,但她仍保持着该有的仪态,先是命太医为高把脉,又安排下人去准备汤药和粥食。待确认高要已无大碍后,她才暗暗松了口气,转身对玉漱道:“妹妹别太担心,太医说王上只是劳累过度,好生调养几日便好了。”

高要茫然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记忆还停留在那日战场上。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觉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玉漱连忙端来温水,小心地喂他喝下。

“我睡了多久?”高要的声音依然虚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