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福地觅阵,帝纹归心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黑瘴山脉的余威尚未散尽,空气中残留的天道气息与魔息余烬交织成淡灰色的雾霭,被山间清风卷着,一缕缕散向天际。风过林梢时,还裹挟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焦糊味,那是此前九祖催动噬魂咒杀术,黑色光柱灼烧大地留下的印记——地面上,三道深逾尺许的焦痕如狰狞的伤疤般蜿蜒蔓延,炭黑色的土壤硬如顽石,指尖触碰便会簌簌掉渣,与周遭重新焕发生机的青绿色草木形成刺目的对比。焦痕边缘,偶尔有嫩黄的新芽顶着焦土艰难探出,可刚触碰到残留的魔息,便瞬间失去生机,叶片微微蜷缩、发黑,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方才那场神魂对决的惨烈与余悸,也印证着咒杀之力的阴毒未散。
任逍遥收敛起周身流转的青金色灵力,指尖轻轻抚过腰间的逍遥剑。剑鞘是用清风谷祖传的千年梧桐木所制,木质早已被灵气浸润得温润如玉,上面刻着的流云纹似是感知到主人的疲惫与心神波动,竟微微泛起暖融融的淡金色光晕。那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口,如春日里融化的暖阳,一点点驱散了因强行引爆帝力、对抗咒杀之力残留的疲惫,也抚平了识海深处尚未完全愈合的细微裂痕。
此前历天劫淬炼神魂,他虽借着天道之力彻底稳固了地仙初期的境界,感知力更是跃升数倍,连百里外灵脉的细微震颤、妖兽蛰伏时的呼吸吐纳,甚至是灵草根系吸收养分的动静都能清晰捕捉,可丹田内的帝力损耗却极为严重——为了抵御残魂印记侵入丹田,他强行引爆了大半帝力,如今丹田内仅剩三成不到的帝力,且流转得极为滞涩。更棘手的是,经脉中还残留着几缕未散的咒杀寒气,那寒气阴诡刺骨,不似寻常魔气那般可被灵气驱散,每一次灵力流转,寒气便会顺着经脉游走,在关节与经脉节点处凝聚,带来细微的滞涩与刺痛,仿佛有无数根淬了冰的细针在经脉中轻轻扎刺,稍一催动灵力,痛感便会加剧。
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眉梢微蹙,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鞘上的云纹,低声自语:“若不尽快寻处灵气充沛、无半分邪祟的地方调息,不仅无法消化天劫带来的裨益,反而会让经脉中的咒杀寒气愈积愈深,侵蚀丹田根基,日后遇上魔界余孽,或是再对上九祖,怕是难有胜算。”
话音落时,他已抬手祭出清霄玉璧——这玉璧是上古昆仑派遗留的至宝,通体莹润如凝脂,正面刻着“清霄”二字古篆,背面则是繁复的净化符文,此刻虽因此前抵御魔息、护住神魂,表面蒙了一层淡淡的灰雾,略显黯淡,却仍透着一股纯净到极致的灵气,能轻易隔绝外界邪祟。玉璧在空中旋转变大,片刻便化作三尺见方的光幕,泛出柔和却坚韧的青光,将他周身严严实实地笼罩,彻底隔绝了外界残留的魔息与寒气。
足尖轻轻一点地面,身形便化作一道青金色流光,循着识海中感知到的灵脉脉络,朝着山脉深处疾驰而去。流光掠过之处,带起一阵裹挟着灵气的微风,吹得沿途的灵草微微晃动,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沿途的景象愈发清丽,起初还能见到被魔息污染的枯木残枝,树皮皲裂如老叟布满皱纹的肌肤,枝干上缠着灰黑色的魔丝,风一吹便发出“簌簌”的声响,指尖一碰,魔丝便会化作带着腥气的飞灰消散。可行至半途,景象已然截然不同——目之所及皆是草木葱郁、繁花似锦,各色灵花点缀在翠绿的草丛间,有花瓣泛着冷冽银光的“月心草”,花瓣展开时如微型新月,能吸收月华之力;有花蕊凝着晶莹露珠的“凝露花”,露珠中蕴含着精纯的灵气,入口便能化作一缕灵力滋养丹田。
微风拂过,花瓣簌簌飘落,落在地面上竟能留下淡淡的灵光印记,许久才会消散。空气中的灵气浓得几乎要凝成实质,吸入肺腑时,似有清甜的灵露顺着喉间滑入丹田,化作丝丝缕缕的灵力,一点点滋养着匮乏的丹田,连经脉中的滞涩与刺痛感都消散了几分。偶尔有通体莹白的灵蝶从花丛中掠过,蝶翼上泛着淡淡的灵光,翅膀扇动时会洒下细小的灵粉,见他这道青金色流光,也只是振翅盘旋片刻,便自在地飞向花丛深处,毫无惧意——此处灵气纯净无染,无半分邪祟之气,生灵早已习惯了与天地灵气共生,对修士的气息也少了几分本能的戒备。
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的云雾骤然变得厚重,如煮沸的牛乳般浓稠的白雾在山间弥漫,连正午的阳光都无法穿透,只能在雾霭边缘洒下淡淡的金色光晕,将白雾染成柔和的奶白色。而在这白雾之中,隐约有金色光纹若隐若现,那些光纹如夜空中的星辰般闪烁不定,相互交织缠绕,最终形成一张巨大的光网,竟在虚空之中构筑出一道天然屏障,将内里的天地与外界彻底隔绝开来,连一丝灵气都未曾外泄。
任逍遥心中一动,连忙放缓速度,周身的青金色流光收敛,化作一道淡青色身影,缓缓落在屏障之外。刚一落地,便有一股浓郁到极致的灵气扑面而来,那灵气温润纯净,带着草木的清香与灵脉的厚重,比沿途所见的灵脉浓郁十倍不止,吸入体内的瞬间,丹田内仅剩的帝力便微微躁动起来,似是久旱逢甘霖的草木,迫切地渴望着更多的灵气滋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处灵气如此精纯,又有天然屏障隔绝邪祟,定是我要找的福地。”他眼中闪过一丝欣喜,随即落地凝神,指尖凝出一缕仅存的帝力——那帝力虽微弱,却精纯无比,泛着温润的金光,他小心翼翼地将帝力探向云雾屏障,生怕惊扰了屏障后的天地。
帝力刚一接触屏障,那些原本沉寂的金色光纹便瞬间亮起,如被唤醒的星辰般熠熠生辉,顺着帝力的轨迹朝着两侧缓缓散开,仿佛春雪遇上暖阳,无声无息地消融,露出内里令人惊叹的景象:成片的灵草从山脚铺展至山腰,一眼望不到尽头,其间点缀着各色灵药,有伞盖泛着深紫色灵光的千年紫芝,芝盖边缘泛着金边,一看便知已生长千年以上;有根茎如白玉般莹润的百年玉参,参须上缠着淡淡的灵气,轻轻晃动便能散发出滋养神魂的气息。
灵草叶片上凝结的露珠泛着淡淡的灵光,微风拂过,露珠顺着叶片滑落,落在肥沃的黑色土壤中,竟砸出细小的灵气涟漪,涟漪扩散之处,土壤微微隆起,很快便有嫩绿色的灵草新芽破土而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不过片刻便长至寸许,尽显此地生机之盛。
几株千年古木矗立在灵草之间,树干粗壮得需三四人合抱,枝干虬劲如蛰伏的卧龙,蜿蜒向上延伸,树冠如巨大的绿伞,遮蔽了大片天光。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金色光影,落在地面的灵草上,为灵草镀上一层柔和的金光。树洞中栖息着通体雪白的灵鸟,鸟喙与爪子泛着淡淡的金芒,羽毛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见有人闯入,也只是探出头,睁着圆溜溜的黑眼睛,对着任逍遥啁啾两声,声音清脆悦耳如玉石相击,眼神灵动狡黠,并无半分受惊逃窜的模样,反而似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甚至有几只胆大的灵鸟,扑棱着翅膀落在附近的树枝上,歪着头观察他的举动。
更令人惊喜的是,地面下隐隐涌动着精纯的灵脉,肉眼可见的淡蓝色灵气如山间溪流般在土壤中穿梭,时而汇聚成“灵河”,时而分流成“灵溪”,顺着地势缓缓流淌,最终在福地中央汇聚成一处泛着淡蓝色光晕的灵泉。灵泉直径约有丈余,泉水清澈见底,能清晰看到泉底圆润光滑的青色巨石与游动的灵鱼——那些灵鱼通体透明,只有眼珠是淡淡的金色,游动时身姿轻盈灵动,尾鳍摆动间会留下一道道细小的灵气轨迹,轨迹消散后,便化作一缕缕灵气融入泉水之中,让泉水的灵气愈发浓郁。
泉眼处不断涌出细小的气泡,每一个气泡都泛着淡淡的蓝光,破裂时会散发出一缕精纯的灵气,灵气升空后,遇冷凝结成细小的灵雨,如牛毛般洒落在周围的灵草上,滋养着它们生长,让灵草的灵光愈发璀璨。
而在泉眼中央的一块青色巨石上,竟生长着一株罕见的“凝魂草”——这草通体呈淡金色,只有三片狭长的叶片,叶片边缘泛着流转的金光,仿佛有灵气在叶片中循环往复,顶端结着一颗如珍珠般大小的果实,果实中似有流光转动,散发出一股温润祥和的气息,吸入鼻腔,便能瞬间安抚识海的躁动,连经脉中的刺痛感都缓解了大半。
任逍遥心中一喜,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他曾在清风谷的古籍《灵药录》中见过凝魂草的记载,此草是修复神魂、滋养元婴的绝世至宝,需生长在千年灵脉之眼,且周围无半分邪祟之气,历经千年方能成熟,即便是在上古时期,也极为难得,如今竟能在此处见到,简直是意外之喜。有了这株凝魂草,他识海深处因天劫与咒杀之力留下的裂痕,便能快速愈合,神魂也能变得更加凝练。
“好一处天然福地,竟有如此精纯的灵脉与凝魂草。”任逍遥眼中闪过真切的惊喜,刚欲迈步走向灵泉,准备采摘凝魂草先修复神魂,识海中却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悸动。那悸动并非来自灵草的生机,也不是灵脉的灵气,而是一种源自力量本源与神魂深处的共鸣,温暖而厚重,带着一股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威严,与他丹田内的上古帝力气息完全契合,仿佛有一件同源的至宝,正在不远处隔着万年岁月呼唤着他,让他的神魂都随之微微震颤,丹田内的帝力也变得愈发躁动,似要冲破丹田,朝着共鸣之处奔涌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