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赵普胜对此毫无所觉。】

【之后,他每次见到陈友谅的使者,都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的功劳,并且还觉得自己有恩于陈友谅,并且还把这个想法直接表示在了脸上——使者不是傻子,自然把这些情况都汇报给了陈友谅。】

【而陈友谅的性格在这时候就有了明显的体现:“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他本人强硬而又多疑,喜欢用权术来控制部下。】

【因此,面对赵普胜的态度,陈友谅当即生出了疑心,怀疑赵普胜要背叛自己;同时,他对赵普胜竟然敢认为他有恩于自己也怀恨在心。】

【于是,陈友谅直接以会师的名义从江州直接来到了安庆,而赵普胜对此毫无察觉,还在雁汊迎接陈友谅。但当他一登上船,陈友谅就立刻控制并且杀了他,随后,又吞并了他的军队。】

【军中发生这样的混乱,自然不可能毫无影响。】

【陈友谅想要直接动兵袭击池州,却因为自己的因素、以及朱元璋麾下将领的才能,最终失败,且是全军覆没。】

“雄猜阴鸷么……”李世民道,虽然关于陈友谅的性格,上面只提到了前面两个字,但是通常而言,这前两个字就是和后两个字连在一起的,所以李世民直接补全了。

雄猜阴鸷,这基本上都是评价雄主的话,但这种人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枭雄而无法成为最终的天下之主。

无他,雄猜阴鸷,就算不带后面两个字,前面两个字的杀伤力也已经够大了——强横,又多疑……只有一个特点,都不算什么,强横,强势,就是雄主的必要条件,如果不够强硬的话,怎么能够成为雄主?怕不是直接和徐寿辉一个情况了。

而多疑,多疑就多疑吧,如果手中的力量不足,就算多疑也没有太大用;如果这个人还比较能够听得进劝说,不是那么强硬,那也不是不能弥补多疑的问题。

但又强硬又多疑,那就真的没救了。

就像现在陈友谅这样,赵普胜当然态度不对,自视对陈友谅有恩……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或者怎么敢这样表露在脸上,简直就是没有政治方面的脑子。

可是这么稍稍一挑拨,陈友谅就上当,就转头直接杀了赵普胜,吞并了他的军队……陈友谅性格中的负面问题相当严重。

现在他能因此上当,日后,如果真的走到了他和朱元璋各自独霸一方、双方必须有决战的时候,难道朱元璋就不能再挑拨一次,陈友谅难道就不会再一次上当自断臂膀吗?

这简直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答案一定是必然。

雄猜,这种性格,可不是能够改掉的。

不过,后来登基之后在在位期间屡屡掀起大动荡的朱元璋,性格到底有没有往这方面走,李世民也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清洗功臣不算什么,但是有时候清洗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确实和皇帝的性格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