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这个说法当然不能完全当真,毕竟这也说了,这是“按照一个说法”得出来的过程,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当真——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哪怕是历史上那堆野史,也不是全然没有根据的完全凭空胡编。

多多少少,那确实是有那么一点依据的,虽然有时候这些根据依据编出来的故事完全是牵强附会,但是那也不能否认这故事背后的依据确实是真的。

所以,熊文灿的故事中,必然有其真实之处。

别的不说,朱棣现在已经能够确定里面的“朱由检生性多疑”“派遣太监前去看熊文灿的情况”“两广地区多有奇珍异宝新奇玩意儿”“熊文灿深悉宦途奥妙”“时常搜罗奇珍异宝给京中贵人”“觉得两广总督是个美差也想要在此长长久久”“喝酒表忠心”“太监非常满意”“太监回京后对朱由检吹嘘熊文灿”,这些就应该是真的。

朱由检多疑,这个不用说,前面的种种行为已经证明了。

两广地区好东西多,这个也不用多说,同样可以从逻辑上推导出来。

熊文灿知道宦途奥妙,这没毛病,不懂宦途奥妙的人,在这个时候的大明是不可能爬到两广总督这个位置上的;同理,他为此搜罗奇珍异宝给京城送,想要有人美言、达成利益关系,让自己长长久久做下去,也是一个道理。

太监对熊文灿给自己送钱送奇珍异宝的做法很满意,这太可信了,就是这样的。

喝酒太监问话而熊文灿表忠心,这也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不论是太监喝酒然后试探熊文灿,还是熊文灿面对试探表忠心。

太监回京后对朱由检吹嘘熊文灿,这也是必然。

所以,这些都是真的,可信的。

而剩下的那些,比如熊文灿到底想不想要担任总理一职,到底是朱由检先对熊文灿有了打算然后杨嗣昌体察上意顺水推舟、还是杨嗣昌说服了朱由检,以及其他的种种,到底是真是假,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重要的内容都是真的,剩下的那些完全是无足轻重……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朱棣才更加气不顺。

这么至关重要的一个总理的位置,,就这么就给定下来了?啊?!难道不需要多方考察吗,不需要召见熊文灿询问一二观察一下吗?不需要多上几个备选对比对比吗?

怎么就这么定了?

太监说什么你朱由检就相信什么???

那你和之前的朱由校还有那些什么阉党又有多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