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都已经不听调令了,还能让他做出这种联系?

如果张献忠真的归降以后听从调令时不时出战,那么他不解散军队也好,日日训练也罢,那都属于应有之举,可是他不是啊!他面对调令,那是想尽办法去推脱,拒绝出战,这种情况下,当地的官府还能信了张献忠的鬼话……?

“可能明朝官府真的就是这样吧,或者,当时的官员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根本不想招惹麻烦?”另一个中年文士猜测。

他可不觉得在明朝的环境下能够到了一地长官的位置上的人,真的是什么蠢货;能爬上去的就不是蠢货,能够爬上去还坐稳位置的,更不是蠢货,所以,明朝的地方官府官员肯定不是什么愚蠢至极、愚蠢到看不出来张献忠的行为有点不对的人。

既然如此,他们还对张献忠的行为大体上当做看不见,并不直接阻挡他,也不说要直接干掉他……那就只能是因为这些官员不愿意这么做。

为什么不愿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张献忠的行为确实有点问题,但是他毕竟还没有降而复叛,如果真的捅上去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导致张献忠飞速反了……那会不会到时候就全都是自己的责任了?

“他们多半没有在张献忠降而复叛的时候能够直接一网打尽的把握,所以干脆就不动了。”

至于说张献忠如果这么下去,日后那迟早还是要反的,到时候朝廷论罪怎么办……一来,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嘛,着什么急,说不定车到山前就有路了呢;二来,这张献忠就算是降而复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说不定到时候自己就不在这边了……况且,在这些年里面,朝廷里面、地方上肯定会有其他人和张献忠发生冲突,这到时候,这不就能直接算作是张献忠降而复叛的缘由吗?

如此一来,罪责就到不了自己头上了啊!

“不对,不对,明朝的地方官员可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这个时候,另一个人直接反驳了两人之前的观点,“他们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做,最大的可能是,他们的做法不太可取……或者,至少在明朝朝廷眼里面,不太可取,也不太合宜,所以干脆没有允许罢了。”

“当然,他们也很有可能自己私下做过,但是没有成功。”

这种不太合宜,但是又能私下尝试的能有什么事情?

——最大的可能就是,干掉张献忠。

不论是调集大军来一个“杀降”,还是派人刺杀、暗中下毒等等,都是可能的事情。

但是前者,明朝朝廷中肯定有人顾虑许多,杀降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充分理由和巨大好处,那通常还是不要做的好;后面这一种,暗杀,朝廷要是允许了,好像有失格调……但这件事情,地方官员就可以私下尝试。

至于他们到底有没有做,又成不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吾等也是官员,朝堂局势,地方官员性情,虽与明朝不同,但也总有些共通之处。”所以,怎么就能直接断定,明朝的地方官员当时全都是装作瞎子聋子,视若无睹呢?

这种装聋作哑的官员那肯定有,但是也不会是全部的官员都是这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