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章 这是新的时代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柜台中摆放着漂亮的成衣,可还是有很多人习惯自己动手做衣服,此时此刻就有几个姑娘挤在布料柜台前叽叽喳喳。
从新西兰进口的毛料,化工企业生产的腈纶,从川地进口的棉布……
几个姑娘在激烈的讨论该选哪一种,连杨锋从她们身后走过都没有察觉,旁边一排崭新的缝纫机则是让杨锋眼前一亮。
千万不要小看这东西,没有一定的工业基础还真就造不出来,但是等杨锋看看售价,300块的价格还是让杨锋心中一叹。
万岛的平均工资还不到十块,需要不吃不喝三年多才能够拿下,这个价格还是太高了,什么时候人人都买得起,那生活质量才算是真的起飞。
继续来到三楼,杨锋一眼就看到了摆在楼梯口正对面的一排自行车,虽说售价高达150块,可还是有两个中年人是左看右看、欣赏的不得了。
不远处甚至还摆着一辆海豹牌三轮柴油车,这种高档品肯定是稍有问津,展示意义大于销售意义。
这整个三楼都是万岛生产的各种工业品,什么手表、什么收音机、什么冰箱和洗衣机,这一刻虽说没什么人挑选,可杨锋走在一排排整齐的工业制品中间,心情还是非常的愉快。
这就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这条路虽说曲折了一些,可万岛还是应该坚持走下去,早早晚晚这里会挤满了购买的人群……
坚定过信心和信念,杨锋终于赶到公署大楼时,整个人已经平和下来了,他通知工作人员开会,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就逐条逐项的开始了询问、分析和布置。
直到会议进行到深夜,杨锋自掏腰包,让食堂送餐给大家、一群人聚在一起边吃边聊,杨锋才平静的扯到了中西医的竞争上。
“今天白天,我从解放路路过,看到一群人正在查封医馆,这事是谁负责的呀?”
“是、是我。”
一个年轻人撂下饭碗就站了起来,还局促的擦了擦嘴巴。
没想到杨锋却随意的摆了摆手。
“不用站起来,继续吃,咱们边吃边聊。”
“嗯,好的。”
“那个医馆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接到了民众的举报,说那个医馆兜售假药、坑害民众。”
“哦?那不应该是警察局出面吗?为什么是公署的人牵头?”
“这个……这个……”
年轻人彻底没心思吃饭了,语塞的同时也开始冒汗,关键周围人的视线也是一道一道的全部都集中了过来,让年轻人在感觉脸红发烫的同时,又感觉到了一股冰冷。
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没能回答杨锋问题的人,都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虽说万岛公署不流行什么打压、责骂,但是杨锋却要求所有人都跟上节奏,并且还要拿出工作成绩来,要不然就等着降级,重新去做那不起眼的工作人员吧!
“我在现场听到一种说法,说你是为了给新建的医院腾地方、倒市场,所有才把所有的中医诊所都干掉?”
“孙科长,这不是真的,我的确是负责新医院的建设工作,但是、但是这跟处理中医医馆没有关系呀!”
“我相信你,因为不是这样的话,那你就是又蠢又坏了。”
“……”
“建设新的医院,肯定是好事,但是椰城这么多的人口,医疗服务平均下来十万人才有2-3名医生,这个比例也太紧张了,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我们的医疗服务还非常的稀缺。”
首先给了年轻人一个台阶,随即杨锋就开始发挥了,趁这个机会给所有人都上一课,并且顺势明确万岛的医疗层次划分。
“本就不足的东西,再把中医排除在外,那不就是更加匮乏了?这种蠢事我们公署怎么能去做?”
“是呀是呀!”
人群中樊华、莉莉他们自然是立刻就附和了起来。
接着不等大家展开讨论,杨锋就果断的站了起来,并且朝着那个犯错的年轻人走去。
“未来的万岛,应该建立多层的医疗服务体系,首先是底层的社区医生,他们负责对民众的健康监督和教育,同时负责一些保健和简单疾病、外伤的处置,接着才是医院,社区医生推荐的病人到医院看诊,接受系统的治疗、接受手术,最高一层则是医科大学附属的医疗中心,在这里解决复杂的医疗问题,这样子运行起来,才能有效保证大多数民众的医疗需求。”
“原来是三层结构。”
“这样的确是资源的最佳配置。”
“真这么推行起来,现在忙到要死的几家医院,肯定就能减轻不少的流程和负担。”
“孙科长,这是希望城那边研究出来的方案吗?”
“我看很值得一试……”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谁知杨锋却夹起自己碗中的荷包蛋,放到了年轻人碗中。
大吃一惊的年轻人还想着拒绝,可杨锋却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一边返回原位、一边继续往下说。
“当然了,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很多时候像是急诊、外伤、意外之类的情况,医院还需要设立急诊科,抽点精干的人手来负责处置,但是就社区医生这一层,很多中医师就可以担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中医师?”
“祖宗传承了几千年的技法,我们总不能说不要就不要,公署真正应该做的是规范和引导,而不是一棒子削死,培养一个医生起码8年,成就一个合格的好医生,那甚至要十几、二十年,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中医师都规范起来。”
“怎么规范呀!难道要集中考试?又或者是给他们发证书?”
“哎!发证书这个主意不错,未来可以考虑,但是现在万岛的中医师,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不然就是家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课程,咱们只要规定一个指标就够了。”
“一个指标?”
“没错,由中医师推荐到医院的病人,究竟是轻是重,咱们总可以衡量吧?那些在中医馆治疗的病人,究竟是好是坏、健不健康,咱们总可以衡量吧?到时候名医上、庸医下,这就是万岛的淘汰机制。”
“原来如此!我看这个法子不错。”
“大家没什么异议的话,就先划区开始试点,积累、总结经验,再向整个万岛推广……”
一锤定音之后,杨锋这才重新坐下,开始往嘴巴里面扒饭……
马拉松一般的会议进行到凌晨四点,等疲惫的众人终于离开会议室,接下来都将享受半天的特别休息时,何贵樵却把杨锋给堵住了。
而且杨锋一看何贵樵的表情就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
“说吧?怎么了?”
“俄国人派了一个代表团,刚刚才抵达。”
“我记得报告上提了这事,不是商贸代表团吗?那你们外交部门就正常谈好了。”
“可俄国人刚刚才通告我们,代表团里面还有两个重量级人物,他们这趟是来谈租赁军港问题的。”
“这帮老毛子,还真是喜欢给人玩突然袭击。”
“三号,我希望你也可以参会,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尺度,免得我们还的频繁的汇报。”
“想要让参加,那会议就必须尽快开始,还有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贵三兄你也知道,日本那边一通联络我就必须马上赶回去。”
“会议三个小时后就可以开始,不过持续的时间就……”
“这样吧,我先加入,实在不行就只能把后面的工作都交给你们了。”
“好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俄国的实力摆在那,况且还是跟万岛第一批建交的大国,关键杨锋也有意拉俄国人入局,平衡美国人的压力。
这一次如果能变相给美国人施压,达成跟欧美国家建交的目的那就最理想不过了。
剩下三个小时,杨锋就随便找了个办公室,拿出地图来跟香肉一块研究起来。
太平洋舰队租赁了苏岛的锦帆港,如果说要给俄国人也找个地方落脚,那就肯定不能够太近,要不然冷战开始难受的就是万岛了。
他们擦枪走火不要紧,但是把万岛作为战场可不行。
再说了请神容易送神难,万一他们赖着不走也够杨锋头痛的,所以这个选址必须是慎之又慎。
过了好久,杨锋才终于选定了一个地方,就在他刚刚松了口气的时候,香肉却一个坏消息就扔了过来。
“紧急联络,山城国府拒绝了美国人要求的出兵。”
“什么?拒绝了?”
杨锋顿时感到大脑是一片空白。
山城国府怎么就拒绝了?
这一拒绝他还怎么带铁背旅过去呀?
不能过去后面许多许多的事情就都搁置了,这可是杨锋绝对绝对不能允许的。
“联络老马,让他不惜代价的活动,不管花多少钱都要让军委会那些家伙改变主意。”
“OK!”
“还有民间的影响力,就说派兵登陆日本,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自唐朝以来的倭患问题。”
“知道了。”
“还有联络旅部,让张宝……算了,这件事还是得我亲自去办,我要让尼克准将去报告美国顾问团,继续给国府施压。”
杨锋真的有点急了。
他之前筹划、准备了那么久,怎么能在这里前功尽弃,要不是俄国人这事的确重要,他恐怕上飞机就飞了。
在不停的踱步中,杨锋度过了漫长的两个小时,接着戴上绿色骷髅头套,杨锋就离开办公室,跟着何贵樵他们走进了会议室。
接着在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中,一行12名俄国人出现了,表情严肃、眼神倨傲的坐在了长桌对面。
“先生们,欢迎你们来万岛。”
“多谢何部长,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可我不明白,这个戴面具的人是谁?他这个举动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们万岛就是这么对待庄严的外交活动的?”
“这个……”
俄国人一上来就朝着杨锋发难,真是一点面子都不讲,弄得何贵樵也是非常的被动。
况且听这家伙的话,似乎是认识何贵樵,这么一来杨锋就立刻前倾身体、展开了反击。
“我是万岛的三号,这个面具是我的掩饰,用来掩盖我脸上的伤疤,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我们万岛人对待外交活动一向是遵守国际惯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号?”
“先生们,咱们两个国家都是刚刚结束战争,在国内都有大量的伤残军人,你们可以把这个面具当做是我的义肢,我相信你们是不会取笑一名老兵的。”
“……”
“当然了,如果你们真的接受不了,那我们也可以马上结束这次会议。”
“……”
玩强硬?
那最好的应对之法就是比他们更加强硬,并且杨锋还狡猾的给对方扣上了一顶不敬的帽子,这下就不愁俄国人不妥协了。
果然,对面一群人一阵挤眉弄眼,为首的家伙就起身朝杨锋伸出了一只手。
“三号先生,请接受另一名老兵的敬意,我们俄国人绝不会取笑老兵,更不会轻视一名老兵的伤疤,那是他最伟大的勋章。”
“谢谢!”
用力的握了握手,这个小插曲就算是了结束了。
接着继续按流程走,双方负责人开始一个一个的介绍谈判组成员时,杨锋却忽然在桌下接到了一个小纸条。
等杨锋好奇的展开一看,原来是何贵樵写的,上面说明了他和对方认识的经过,原来是何贵樵还在国府时,去伯里开会时认识的家伙。
随即双方的工作人员就开始了毫不客气的唇枪舌剑。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争吵、妥协和计较,商贸部分终于勉强达成了一致。
俄国人几乎需要万岛出口的一切东西,当然粮食除外,而俄国人可以提供的煤炭、石油、天然和木材、矿产,万岛也是非常的欢迎。
双方纠缠的焦点一个是价格,一个就是份额,要知道万岛在不停的增产,可整个世界的需求太大了,那些橡胶、棕榈油、烟草是无论如何都不够分的,俄国人对于自己能分到的份额是非常的不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