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别说虎妞和苗子了,就连李秀秀见了这么一场滑稽戏,也感觉这一趟算是逮着了。

咋说呢,等到有人跳出来喊口号,一个事件就已经朝着某些人无法左右的方向发展了。

就眼巴前儿这个情况,别说黄定中和李兰花了,就是整个系统内部有人签字盖章敢慢一点,文化馆这几十号人也不会放过他!

多大的官儿啊,经得起几十号正式职工堵着你办公室闹?

经过这么一档子事,王先农的手续自然是顺顺利利办了下来。

顺带的,连他和刘浩去京城的火车票,人家文化馆都一气儿给定了。

同时内部决定,王先农这样的情况按照工作借调处理。

只不过因为没有正式的手续,最后也只能按照等同借调,待遇上多少要比正常的工作借调少上一些。

单位给发三分之二的工资。

这对王先农而言无疑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了,就这馆长还拉着他的手小心翼翼的安慰:

“先农啊,你暂时吃点亏,别往心里去昂!”

吃亏个毛线昂!

正常这种长期请假或者长期不来上班的,单位顶多给发个生活费,主打一个人文关怀,为的是让你饿不死。

经历过这么一遭,原本内心真就有那么点飘飘然的王老师,彻底服气了。

对他而言,能够毁掉他一辈子难以破局的艰险场面,人家刘浩带着几个朋友就把事儿办了。

不仅仅是把他所面对的难题解决了,顺带的还给他塑造了一个坚实可靠的大后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什么王先农能够想到这一点,是因为咱们老实木讷的王老师突然开窍了吗?

不不不。

王老师办完手续的那一天,专门让刘浩把张红旗他们几个都叫出来一块吃了顿饭,答谢这些人的仗义执言。

王老师真就把张红旗和赵铁柱一家三口当成了文学爱好者!

就这样式儿的人,他自己咋能开窍嘛。

说是答谢大家伙,实际上主要还是答谢刘浩,毕竟在王老师看来,一切都是刘浩给安排的。

甚至领导们对他的偏爱,也是看在人家刘浩的面子上。

可是酒过三巡,当王老师兴致如果要给张红旗传授一些文学上的造诣时,张红旗这个爱好文学的农民兄弟十分淡然的告诉他:

“王老师,咱们都是乡下泥腿子,说出话来没轻没重的,有啥地方说错了,您可别在意。

那啥,这回去京城改剧本,你肯定想刘在北影厂。

能成指定是大好事,到时候俺们几个去喝您的喜酒。

要是万一没那么顺当,你其实也不用太在意。

只要这剧本能够成功的拍成电影,今后你在沈阳文化系统里头,绝对是一块金字招牌!

我一早就说过,跟着浩哥一块,保准不吃亏昂!”

这番看似乡下老农民的酒后无心之言,深刻地影响了王先农的后半生。

怪不得刘浩一直告诉自己,这些手段不是他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