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说的直白点,他没觉得香港的电影有多高大上,这玩意,人家资本逐利,图的是赚钱,非要扯情怀啥的,不纯属自己找堵吗?

它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区域,有个几波的情怀啊。

一提起来,就特么鼓吹什么优越性,刚禁止纳妾才几年啊,就特么优越了?

无非是国家需要一个窗口,而它刚好位于窗户的那个位置罢了。

伴随着牧马人的热映,以及各种评论的出现,刘浩和王先农突然就发现,他们两个好像被人提及的次数越发的多了。

在这个电影上映时,编剧的姓名写在导演之前,位列第一行的年代,一部热映电影的讨论,自然不会绕开写出剧本的编剧。

王先农是老实人,刘浩经过上次马晓玲大闹北影厂之后,倒是没人敢主动招惹。

可这玩意不缺好心办坏事的主儿。

牧马人被不断的拿去和庐山恋进行对比,某些批判庐山恋的家伙,更是习惯性拿牧马人作为证据,这里头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个怎么回事,别说张红旗和刘浩了,就是王先农一时之间也捋不清楚。

可不耽误报纸杂志上,有人替这俩电影打擂台啊。

于是就有好心的同事提醒刘浩和王先农,你们可以在报纸和杂志上对于一些问题乃至于攻击,做出适当的回应。

文化人打嘴仗由来已久,近些年随着思想的解放,类似的行为也重新变的多了起来。

当然,以张红旗的眼光来看,这样在报纸杂志上写文章打嘴仗,一点都不过瘾。

时效性太差。

同时,这所谓的嘴仗,好像和刘浩、王先农关系不大。

因为但凡是指责或者攻击牧马人的文章,大多是站庐山恋那一边的。

属于人为的把两部电影搁一块打擂台了,而刘浩和王先农和其他所谓的文化人本身也没啥过节。

咋说呢,这俩纯新人,即便有人想提过去怎么怎么样,也没有经历昂!

至于踩着他俩刷存在感,甚至上位啥的,刘浩和王先农更无感了。

至于劝说他们俩回应乃至回击的,大多是处于集体荣誉感的耿直之人,所以这俩人和张红旗商量之后,同时保持了缄默。

说白了,真不是张红旗三个心胸广阔啥的,实属没闹明白人家这个圈子的玩法,也不咋在意这些东西。

另外最重要的,他仨没一个擅长整这些的,贸然加入进去,不是纯纯找虐吗?

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眼下圈内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情况,一帮人嘴仗打的热火朝天,甚至庐山恋的创作人员都被迫下场回应了,可刘浩和王先农这俩人就跟不看报不看杂志一样,丝毫没有反应。

紧接着,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本被登在了专门的杂志上。

某些以为发现了软柿子,准备狂刷存在感的家伙,就盯上了这个新剧本。

咋说呢,人都是需要吃饭的,大家找饭吃的方式不一样,倒也不能说这些人的思路是错的。

本身嘛,刘浩和王先农在这场嘴仗中的表现,那真是可圈可点,被人按在墙角猛捶,偏偏死活不开腔。

这特么,不欺负你欺负谁昂!

于是,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剧本刚出来,还没正式开拍呢,就有人寻思凑上来踩几脚了。

这回,刘浩专门找了个报纸做出了回应,就一句话:我妈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