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朝堂之变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闻言,赵长青心中甚喜,因为他也对王荆文十分满意,当年范知行还在时,其病危之际,王荆文便暗中执掌过朝堂一阵子。
在皇宫内批阅奏折期间,赵长青与王荆文有过几次彻夜长谈,对于王荆文的构想和才学,都非常满意。
其批阅的奏折,虽然与范知行大不相同,但处理的井井有条,且范知行都执行过王荆文的变法之策。
对于大周朝廷而言,这些政策,让大周朝的国力增长了不少,也处理了不少自古便存在的弊端。
当下,赵长青便应了韩圭的请求,任命王荆文为中书省右丞相,资政殿大学士。
又任命韩圭为中书省左丞相,昭文馆大学士。
三日之后。
王荆文便上书,向皇帝赵长青提出,大周国政,弊端存世已久,若不妥善处置,定又将步入历朝历代的后尘。
因此,当务之急,应在于改变世间风俗乡俗,确立法度,让法令能够上行下效。
并提出大周应该变法了,旧人用旧政,而今时局与历朝历代都不相同,应当启用适合当今的新政。
事实上,赵长青也早有此意,只不过无奈于没有人能够有影响力做到如此。
于是,对于王荆文的提议,赵长青欣然批准。
接着,轰轰烈烈的变法之事,便拉上了帷幕,一时间,大周朝内,无不震动。
无数民众,皆在期待,王相公变法,能够为天下万民,都带来更好的变化。
事实也证明,短时间内,百姓的生存都变得好了许多,赢得不少人称赞。
如保甲法,裁兵法,置将法,保马法等等。
至于作为真正宰执的中书省左丞相韩圭,则似乎将一切政令,都交给了王荆文处置,而他则隐在幕后,为王荆文扫除一些阻拦的障碍。
导致一时间,朝堂之上,江湖之外,都只知王相公,而不知韩相公。
中书省左右丞相,都被世人称为相公,因其两者地位,虽有差别,但又几乎等同。
与此同时,王荆文将手伸向了那些王公贵族,与皇室牵连之人。
但这些勋贵根深蒂固,一时想要拿下他们,却也不可能。
王荆文也不是鲁莽之辈,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与所有的勋贵抗衡的。
且就算是他成功了,也不可能将所有勋贵都拉出来抄家斩首,全部灭掉。
当务之急,是找一个替罪羔羊,而且很快,他便找到了一个。
当然最重要的是,是要拉皇帝赵长青下水,有他作为臂力,才能让自己的目的达成。
于是,一日,早朝之上。
户部尚书吕季,便向赵长青启奏道:“陛下,如今国库开支巨大,已是入不敷出,虽有王相公变法之策,但也只能解燃眉之急,甚至有时候还远远不足。”
“而今不仅是九州之地,还有西域之地,开支已经超过了预算,还请陛下开源节流,减少一些西域的开支,此地毕竟是不毛之地,且是外族之民,不值得耗费那么多的钱财。”
“据臣核算,国库有三分之一的开支,都是用于西域之地!”
此言一出,朝野巨震,文武百官,都不禁议论起来。
他们知道陛下对西域很是上心,不仅送去了物资,连人都送过去了,只为了让西域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