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降低粮价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这般不仅无法改善百姓的生活,反而还会给他们添加更多的负担。
这般现象在经济学里边称之为谷贱伤农,贾环上辈子也是学过经济学的,他知道这经济上的问题处理起来并不简单。
而且这种状态如果持续的话,就会让着百姓纷纷破产,那些商贾人等也会趁着土地价格低廉的时候大量兼并土地。
自然官府这边也是可以设置粮价的最低下限,不过若是粮价的下限太高的话,此时商贾就不买账了。
商贾不买账,那些需要出售来换取其他如布匹、锄头等用物的粮食也依旧会留在百姓的手里。
虽然官府这边也是可以收购一部分的粮食等物,但是官府的收购毕竟是有限的,吃不下那么大的市场。
所以若是手里的粮食卖不出去,或是换不回来生活的必须用物,那最后受伤的依旧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等着百姓们生活不下去的时候,自然便会铤而走险,危害着社会的安全,这就是一个恶循环。
如今江南地区如此多的土地兼并,也有很大一部分政策原因在其中的。
当然其实官府这边也不是没有调节的手段,最常用的就是常平仓,常平仓是丰年多收粮食,灾年做应急用的。
除了应急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用来调节粮价。
当粮价过于高的时候,地方官吏会将着一部分的粮食投入到市场中,从而致使市场的粮价下跌,让百姓能购入粮食维系生活。
除了这些之外,则是会辅之以限价令等来调节着市场经济。
其实古代的人懂得倒是也挺多的,那些书生人等也并非皆是迂腐之辈,不过可叹的是迂腐之辈占了大多数,清醒的倒是较少。
当然这个也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自是不能随意用着后世的准则来评论前人的事情。
或许万万年后,后人也只会嘲笑着现代人竟是如此迂腐愚昧,而不会说上一句:那是我迷人的老祖宗。
贾环调查清楚了这些商人之后,也将着这些商贾人等全部请到了布政使衙署这边来商议着粮价的事情。
贾环连恐吓带威胁地将他们给训诫了一回,这些商贾人等一回去之后,也自愿降低了粮食的价格。
粳米也由着原来的1两5钱1石变成了1两2钱1石,而糯米则是由着原来的1两8钱降低到了1两5钱。
正所谓民不与官斗,就是这些富豪乡绅也是不例外的,面对位高权重的贾环,他们这些人也只能选择妥协。
这些商贾们降价到如此程度倒是也算是不错了,不过贾环也不满足于此,他们还要逐步打开江南一省的粮食市场。
除了粮食市场之外,还有布匹、丝绸、茶叶、家具、建材、肉食等,以及其他各种产业的市场也得逐步打开才好。
只有打开了市场,才会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和税收,才能让大周的经济欣欣向荣。
只要这边的经济欣欣向荣了,所带给百姓的好处也才更多,这才能让着大周的百姓能活下去,不至于入了山匪和当了水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