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混合式放大结构,结合国产新研制的半导体材料特性,替代行波管。核心在于这里。”

她的指尖点在一个关键节点,“利用负反馈和特殊的阻抗匹配设计,在保证增益和噪声系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将功耗降低至少40%,体积缩小三分之一,并且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大幅下降。这样,热控系统的压力会显着减轻,系统整体可靠性反而会提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图纸上的结构,简洁得近乎简陋!与瓦列里那份标注着复杂回路和精密元件的俄文图纸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荒谬!”

瓦列里终于忍不住,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盖叮当作响。

“异想天开!你知道行波管的技术门槛多高吗?你知道那些半导体材料的性能多不稳定吗?用这种……这种简陋的拼凑方案,替代成熟可靠的行波管?简直是拿国家的重大战略项目开玩笑!”

他气得脸色发红,转向闫振声,“闫!我强烈建议,这样的不成熟、不负责任的提议,应该立刻被禁止讨论!这是在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会议室炸开了锅。

“太冒险了!这方案听着就不靠谱!”

“瓦列里专家说得对,行波管虽然贵,但成熟啊!”

“明昭同志是不是太激进了?她才来几天?”

“年轻人想出风头也要看场合啊!”

质疑声、担忧声、甚至带着点幸灾乐祸的议论声瞬间淹没了明昭。

苏轩急得额头冒汗,想替明昭辩解,却发现自己也被那图纸的简陋,震惊得说不出有力的反驳。

他看向明昭,只见她依旧平静地坐在那里,仿佛周遭的狂风暴雨与她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这份过分的冷静,在群情激愤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眼,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傲慢?

闫振声的脸色极其难看。

他承受着来自上级的巨大压力,瓦列里的意见代表着苏联方面的态度,不容小觑。

而明昭,这个由高层“特别推荐”来的年轻人,第一次发言就抛出如此颠覆性、且直接挑战权威的方案……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目光如炬地盯住明昭。

“明昭同志,”闫振声的声音低沉,带着巨大的压力,“你的方案,理论基础在哪里?有实验数据支撑吗?你知不知道,如果失败,意味着什么?”

这是灵魂拷问。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明昭,包括气呼呼的瓦列里,都等着看她如何收场。

是退缩?还是强词夺理?

明昭终于抬起头。她的眼眸清澈,却深不见底,像寒潭映着冷月。

面对闫振声的质问和全场的压力,她脸上依旧没有慌乱,只有一种近乎纯粹的专注。

“理论基础,在我的计算和推演里。”

她指了指自己的笔记本,“实验数据,现在没有。”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失望甚至鄙夷的嘘声。瓦列里冷哼一声,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讥讽。

“但是,”明昭的声音清晰地穿透了噪音,“可以验证。给我一个试验台,最基础的元器件,一周时间。我和苏轩同志,可以搭建一个原理样机,进行关键性能参数的初步测试。”

她顿了顿,目光平静地迎向闫振声锐利的审视,也扫过瓦列里充满不屑的脸。

“用结果说话。如果我的方案连实验室初步验证都无法通过,我自愿退出核心组,并承担一切责任。”

明昭的话像一颗炸弹投入死水!

退出核心组?承担一切责任?

苏轩猛地站起来,失声道:“明昭!你……”

闫振声瞳孔骤缩,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个平静的可怕的年轻女子。

瓦列里脸上的讥讽僵住了,随即化为更深的恼怒!

这是对他权威的公然挑衅!

会议室死一般寂静,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在明昭身上。

这个年轻女人平静的赌注背后,是破釜沉舟的疯狂,还是……深不可测的底气?

闫振声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他看着明昭那双毫无波澜,却很是自信的眼神。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炸响:赌,还是不赌?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即将达到顶点时,会议室的门被“砰”的一声撞开!

一个技术员脸色惨白,手里捏着一份电报,声音带着哭腔:

“闫院长!不好了!我们申请进口的那批关键测试仪器……被、被禁运了!美国人卡死了最后一道口子!瓦列里同志方案里指定的行波管……也、也买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