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罢黜百家独尊儒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那到底为什么本朝能达到如此富裕的地步呢?
首先,大宋朝实行的是土地民有制,对待所有的耕地是私人占有化的,这样虽然使得很多的土地被当地的地主们所占据,但是其他的农民仍然可以作为佃农来打工。逐渐由打工代替了自主耕种,在大量的劳动力的促使之下,也能更好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还有就是本朝的政策非常的和平,和平才能让百姓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其实无论是打不过也好,还是就是人家认怂也罢,但是战事的减少确实是对待百姓的发展更有利。再加上对待工商业的重视,还有税务制度的改革已经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让宋朝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
最后,虽然本朝的重视文学的国策,有些过于偏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文学素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民们拥有更好的文学素养,更好的素质教育也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之一。”
张清扳着手指头:
“耕地民有;不穷兵黩武;重视文事,就是这几样吗?会不会过于简单?那以前的历朝历代,也有过施行类似国策的时候吧?
本朝富庶,确实远超历代,应该还是有什么特殊的缘故吧,总不可能平平常常就国家富裕了?”
唐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所以我刚才说张将军说到了关键!
一个国家能够富裕的关键,并不在于君王和朝廷去施行什么英明神武的政策,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其实没那么重要!
最重要的是,除了文教,历法,治安,外交等寥寥几样,君王和朝廷重臣们其它什么都不要管,什么都不要干,国家自然就能够富裕了!
国族的老百姓们,总是在心中过分地神化那些权贵统治者,总以为他们是国家的精英,个个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能够施展什么神奇玄妙的治国良策,让国家强盛。
其实,国家强盛靠什么?农田丰收是基础,手里有粮心不慌,像本朝粮食一直够吃,那么其它朝代都有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自大宋开国以来就从未发生过!毕竟只要能吃饱饭活下去,就没有多少贫民会提着脑袋起来造反。
吃饱了饭,还要有衣服穿,不管是华贵的丝衣绢服,还是仅仅保暖的麻衣草鞋,丝织纺纱的产业是少不了的。
再然后就是木工铁匠等百业,百业兴盛了,平民的日子自然就越过越好,军队的武备也越来越强大。
那么请问,什么样的明君贤臣,种地能强过老农?纺纱赢得了村妇?做石磨石臼能胜过乡野石匠?打造兵器铁锅熟练过工部的匠人?
当然,朝廷官府对农,工,商等百业的导向,分配,管理还是必要和有益的,但是,作用却没有世人所以为的那么大!
毕竟,哪怕是王朝末世,官府完全失去了作用,只要没有兵匪骚扰,老百姓照样能种出粮食来吃,织出衣服来穿。
不管是谁家的官府,只要能做到不打仗,治安稳定,老百姓自己就能很快把日子越过越好!
偏偏老爷们以为这天下离不得他们也好,还是为了管理诸事带来的权力财富也好,总觉得自己这也该管,那也要弄。
管来管去,天下还是那么多粮食衣服,不事生产白吃俸禄的人却越来越多,最后大伙儿饭也不够吃了,衣服也不够穿了,张将军你看近代的所谓变法,哪一次都是冗官,冗兵多了,有识之士觉得朝廷财政撑不住了,就叫着要裁汰冗官,冗兵,然后和先吃饱的那群胖子打成一团!
冗官哪里来的?不就是官府为了管理更多的事务,自己扩招出来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