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番外9:记得想我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除夕夜去雁清,只是暂时的一个想法。
还没确定,魏川没有对孟棠说,省得给了她希望又让她失望。
魏川继续说:“估计到放假都没什么时间见你了,今天训练,队里乱七八糟的,之前我们以配合默契出圈,这次换人,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以前的效果。”
看似闲聊,其实一字一句都在解释自己不能陪在孟棠身边的原因。
除了训练任务外,他们也得应付期末的所有考试。
孟棠怎么会不明白,说:“那你好好训练,好好吃饭,我会给你发消息的,有时间回就行。”
“你还给我发消息。”魏川取笑她,“每次都是早安晚安,一句别的话都没有。”
“我也就早晚有点空。”孟棠轻笑着哄他,“咱俩都忙,就别计较了吧。”
“不计较。”魏川顺着孟棠的话也叮嘱了几句,然后道了“晚安”。
孟棠暂停了大件雕刻,因为要准备期末作业。
专业课程作业,是以实物作品提交和现场答辩形式展开。
材料倒是没有限定,金属、泥塑或木雕……
孟棠没去搞什么创新,依旧选择了木雕。
每年她的作业都有一句不够创新的点评,但集体评分的教研室又对她的作品赞不绝口。
走传统路子,不代表不能创新,但孟棠学的是纯正的传统技法和审美体系。
传统艺术也可通过题材隐喻当今社会的话题,过分迎合并不合适。
她木雕课的老师就说过一句话,说孟棠在木雕这一块有着非凡的坚持和骨子里的清高。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贬义,而是对于现代艺术过分追求创新的嘲讽。
每年美院的毕业展览,外行人看不懂,就有一堆懂行的来一句“你懂什么”。
孟棠认为,基于大众的审美才是有托底的艺术。
那些自认毕业于顶尖美院,大搞天马行空,让艺术和生活割裂的作品,孟棠嗤之以鼻。
艺术来源于生活,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她永远都会在这条道路上行走和实践。
班里除了孟棠,还有谭曦选了木雕。
两人流派不同,但每天在一起做活,也做出了点情意。
出了工作室,谭曦掸了下头发上的灰尘,问孟棠:“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考完试就回。”孟棠扭过脸,“怎么了?”
“东簏年底有木雕大展,你不知道?”
“我知道啊,这些年不都在办嘛。”孟棠说,“你怎么突然跟我说这个?”
“想约你一起呗。”谭曦说,“没人陪我去啊,一个人挺无聊的,雁清和东簏又离得近。”
开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年底是文化消费和商业合作的集中期,像东簏这种木雕产业发达的地方,每年都有相关的展演。
孟棠已经两年没有去过,被谭曦这么一说,顿时心动不已。
“去不去啊?”谭曦用肩膀撞了下孟棠,“那里离影视城很近,说不定还能偶遇明星。”
孟棠:“……我一个不认识,要偶遇明星干什么?”
谭曦直接被整笑了:“到底去不去?”
孟棠:“去吧,我跟家里说一声。”
“行。”谭曦终于约到人,开心地应了声。
孟遇春十分支持孟棠在外面活动,整日关在家里也没什么意思。
孟棠就这么和谭曦定下了东簏之行。
半个月后,每个专业陆续完成期末考试,学校里空了一大半人。
魏川从训练馆跑到女寝,孟棠正好推着箱子出来。
“怎么带箱子了。”魏川上前接过,“有什么东西一定要带回去?你到高铁站能自己拿吗?”
孟棠:“……我一个箱子也拿不动了?”
魏川将她的箱子拎到后备箱,说:“还要过安检,麻烦。”
“我不回去,和谭曦去一趟东簏。”孟棠说,“你稍微等一下,她还没下来。”
“东簏?”魏川关上后备箱,“怎么想着去那儿了?”
孟棠回他:“有个木雕大展,去看看。”
魏川失笑:“你们美院人还真的不是在看展,就是在看展的路上。”
孟棠轻笑:“我们还捡垃圾呢。”
“哈哈……”魏川揉了揉她的头,“你捡过没有?”
“当然有了。”孟棠瞥了他一眼,“之前去捡树叶你忘了?那也算捡垃圾。”
“明明是美好回忆,到你嘴里变成捡垃圾了。”魏川稍稍反驳。
谭曦推着箱子走过来,孟棠的话堵在喉咙,她推了下魏川:“帮她把箱子拿到后备箱。”
魏川对谭曦微微颔首:“给我吧。”
“谢谢。”谭曦将箱子给魏川,转而对孟棠说,“他也去吗?”
孟棠打开后座的门,说:“他不去,他送我们去高铁站。”
魏川请了两个小时的假。
孟棠早说了不用他送,他非要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