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家宴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这是唱的《霓裳羽衣曲》吧?”皇帝笑着问道。
“皇上好耳力。这是教坊司新排的曲子,臣妾特意让她们今日唱来助兴。”皇后道。
丝竹声从水榭飘过来,笛音清越如流泉,琵琶声软似春水,伴着歌姬优美的歌喉,颇有几分热闹。
“好是好,只是显得喧闹了些。”皇上含笑道:“这样的月夜,若是有那笛声或者箫声从那水上飘过来,倒是有几分雅趣。”
“父皇喜欢听笛,儿臣正好学得几分,不如便给父皇吹奏一曲。”安王站起身来,笑着朝皇上道。
皇上知道美人月下如飞仙,却原来儿子月下也出众。
此刻见安王立于月光之下,身姿挺拔,丰神俊朗,让他心里颇感欣慰。他笑道:“既然老七有如此雅兴,朕便洗耳恭听。”
内侍已经捧着一支玉笛上前。
安王接过玉笛,走到亭边的桂树下,晚风拂过,吹起他的衣袂,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
他深吸一口气,将笛口凑到唇边。悠扬的笛声低回婉转,像月光淌过水面,带着几分静谧的温柔。渐渐地,调子转高,如孤鸿掠过长空,清越中透着一股苍凉,却又不失豪迈。
众人都安静下来,皇帝眯着眼,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打着节拍,目光落在安王身上,若有所思。
秦王笑容有些僵硬。安王这一曲,既讨好了父皇,又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分明就是想要引起父皇的注意。他悄悄瞥了一眼太子,见太子也是一脸阴沉,心里稍稍平衡了些。
太子妃望着安王的侧影,听着那悲壮苍凉的笛声,眼眶微微发热。这笛声里的孤寂与坚守,竟让她生出几分同病相怜之感。
笛声渐歇,余音袅袅。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抚掌赞道:“好!好一曲《关山月》!老七,你这笛艺,比起教坊司的乐师,也是不遑多让啊。”
安王躬身行礼:“父皇谬赞了。”
皇帝颇为感慨,“这《关山月》虽好,但今日中秋,听着未免太悲凉了些。”
“是儿臣考虑不周。扰了父皇雅兴。”安王道。
皇上摆摆手,“今日家宴,朕与你是父子,不是君臣,不必如此拘束。”
太后也笑着道:“哀家年轻时,也喜欢这支曲子,那时只觉豪迈,如今再听,倒品出些别的滋味来。皇上,这也不能全怪老七,好的曲子,众人都喜欢。”
皇上笑着道:“母后,老七吹奏曲子为朕助兴,这是他一片孝心,朕如何会怪他?朕不仅不会怪他,还会赏他。”
太后笑了起来,“老七,还不多谢你父皇?”
安王这才上前道了谢。
太后毕竟岁数大了,又坐了一阵,便先回去歇息。太后一走,皇上便起身道:“大家要赏月的便赏月,不赏月的便都散了吧。”
安王刚想走,皇上又道:“老七,你跟我去走走。”
秦王和太子心里虽然不知皇上要跟安王说什么,但既然皇上没叫他们,他们也只得跟着众人一起散了。
御花园里很快便恢复了安静。皇上背着手走在前面,安王跟在他身后,几名内侍则与他们隔着四五步的距离跟着。
皇上直接到了玉湖边,此时月上中天,银光洒在水面,天上水中俱是一轮圆月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你有什么话要跟朕说,现在可以说了句。”皇上语气温和,转过身面对安王。
“父皇!”安王抬起头,月光落在他眼底,映出几分恳切:“前些日子儿臣游历,路过眉州,见榷场那边戒备森严,夷族的商队带着弯刀进出,百姓们却在城墙根下啃着窝头。”
皇帝默了默,笑容淡了些:“榷场是为了互通有无,安抚夷族,免得他们再生事端。”
安王往前一步,语气愈发恳切,“夷族狼子野心,岂会满足于些许利益?他们借着榷场刺探军情,囤积粮草,就是等着有朝一日挥师南下。父皇,撤了眉州的榷场吧!”
皇帝目光沉沉的看了他一眼,“你今日便是为了跟我说这个?”
“是,”安王迎上皇帝的目光,“夷族日益壮大,眉州榷场无异于门户大开,长此以往,必成大患。”
皇上转过身,望着玉湖中的月影,语气里带了几分疲惫:“老七,你只看到了眉州的榷场,却没看到朝堂的难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夷族虽有野心,可只要榷场在,他们便不会轻易撕破脸。这是缓兵之计。”
安王急道:“父皇,若是真等夷族做大,一旦发难,别说眉州,就是平阳也难保啊!”
“放肆!”皇上猛地转过身,“朕做什么决策,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父皇......”
“此事不必多说。”皇上转身往回走,“夜深了,回去吧。”
安王站在玉湖边,望着皇上渐行渐远的背影,只觉得一阵无力。他慢慢转过身,往宫外走去,只觉每一步都格外沉重。
太子与太子妃一起回了东宫。
一路上,太子脸色阴沉,步履急促。太子妃不安到了极点。果然,刚进寝殿,太子便沉着脸喝退了宫婢。
太子妃试图想要挤出一个笑容,但试了试,终究放弃了。
“殿下,时辰不早了,臣妾伺候你更衣。”她伸出双手去帮太子解下玉带。
太子猛地挥开她的手,玉带的玉扣撞到她的手腕,疼得她倒吸一口冷气。
太子妃踉跄着后退两步,手腕上很快泛起一片红痕。“殿下息怒。”她垂下眼,声音轻得像羽毛,“是臣妾笨手笨脚,惹殿下不快了。”
“不快?”太子冷笑一声,伸手捏住她的下巴,“你以为孤仅仅是不快?今日家宴,七弟在父皇面前风光无限,二弟又爆出王妃有孕的喜事,你让孤这个太子的脸往哪里搁?”
他的口中带着酒气,让太子妃闻之欲呕。
“臣妾……臣妾无能,过几日,臣妾再为殿下纳侧妃,绵延子嗣。”她能感觉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死死咬着唇忍住不掉下来。
太子的脸色越发阴沉。他要的是嫡子,不是那些没用的庶子。
“明日起,让御膳房把药换成双倍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