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坐在旁边的安王已经比他都高了,那张脸轮廓分明,眉宇间带着沉稳,当真不小了。

皇上心里泛起一阵感慨,白云苍狗,孩子们已经长大,自己不服老都不行了。他放下筷子,温声问太后,“不知母后相中了哪家姑娘?”

“庆宁侯府的罗姑娘端庄温婉,爱家看着不错。”太后笑着问道:“皇上觉得怎样?”

“庆宁侯为人正直,是勋贵中的清流。”皇上拿起汤匙,轻轻搅动碗中的汤,“罗姑娘性子又宽和,日后帮老七打理好内宅,自然最好不过。”

太后笑着点头:“若皇上也是这个意思就好。”

皇上笑着看向身旁的内侍,“明日一早,你去传朕的旨意,让礼部备好提亲的礼品,再派官媒亲自去庆宁侯府提亲。”

安王听到“官媒提亲”,面色微微发热。

罗二姑娘他见过,雪团子一样的小姑娘,也不知现在长成什么模样了。

太后见他放下筷子,呵呵笑着道:“老七,快给你父皇道谢。”

安王落落大方道:“多谢父皇为儿臣费心。”

皇上觑他一眼,“这事本该朕费心,不用些。”

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皇上心情不错。从仁寿宫出来,他慢慢走到宫道上,夜色已浓,宫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映在青石板路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冬日的冷风刺骨,却没吹散他眉宇间的温和。身旁的内侍小心翼翼地跟着,见皇上脚步放缓,轻声问道:“皇上,可要起驾回宫?”

“不用,朕再走走。”

这几个月以来,先是废了太子,随即秦王遇刺,皇上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如今安王回来,皇上总算心里舒展了些。

又走了一段,便到了长乐宫。

皇上想了想,抬脚往长乐宫去。宫门已经关了,只门上两盏灯笼照着门前昏黄的一片,看上去有些凄冷。

自从太子被废后,皇上怕皇后求情,便一直没有见过皇后,如今主动前来,连内侍都没有想到。

叩开宫门,守门的宫女惊得连忙跪地行礼。皇上摆了摆手,望向殿内。长乐宫内只有皇后的寝殿还亮着灯,他顿了顿,迈步走了进去。

皇后已经换了寝衣准备歇息,听闻皇上驾临,刚披上外衫,皇上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皇后眼眶隐隐有些发热,她按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强撑着行礼:“臣妾恭迎皇上。”

皇上伸手扶起她,想说什么,却只是叹了口气,从玉蛾手中接过披风为她披上,“皇后不用多礼,朕今日来只是想跟你说说话。”

两人走进寝殿,宫女奉上热茶便识趣地退下,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皇上看着皇后眼底的血丝,心里有些愧疚。太子是皇后唯一的儿子,被废时他连一句辩解的机会都没给皇后,这几个月更是避而不见,想来她心里定是委屈的。

他端起茶盏,却没喝,只是轻声问道:“你还在怨朕?”

皇后抬眸,语气平静:“臣妾起初是怨的,但如今却不怨了。”

“太子不争气,是臣妾没有教好他。皇上是太子生父,下这样的决定,定然亦是心痛不已。”她抬起头,眼里闪着水光,“臣妾不仅是废太子的母亲,更是皇上的妻子、天下百姓的国母。臣妾不能因为爱自己的儿子,置江山社稷不顾。”

皇上看着她通透的模样,心里的愧疚更甚。

他伸手握住皇后的手,语气真诚,“是朕对不起你,朕知道你心里苦,这些日子却将你冷落,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臣妾不委屈。”皇后眼泪流了下来,“废太子能活着,臣妾要感谢皇上。”

皇上叹了口气,“朕答应你,等过些日子便让老大回来,虽然做不了储君,他也是朕的儿子,朕,不会亏待了他。”

皇后起身走到皇上跟前,郑重的行了个礼,“臣妾,多谢皇上!”

皇上将她拉到身边坐下,“你与朕做了二十多年夫妻,这样谢来谢去,反倒生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皇后这才坐下,温声道:“皇上突然来长乐宫,除了与臣妾说这些话,想必还有别的事要交代吧?”

皇上笑了起来,“看来还是朕的皇后了解朕。”

“臣妾不敢妄猜圣意,只是皇上刚才也说了,与臣妾二十多年的夫妻,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老七今日回来了。”皇上懒懒的靠在榻上,“母后为他相看了一门亲事。”

“不知太后中意谁家姑娘?”皇后帮皇上脱去靴子,将他脚放到榻上,让他躺得舒服些。

“庆宁候嫡女罗静婉。”

“罗姑娘?”皇后有些意外。

“朕已经让官媒明日去罗家提亲,”皇上捏了捏额头,“宫里已经很久没有喜事了,趁着母后身体康健,把老七的婚事办了。”

皇后原本以为,太后会更倾向于沈清沅,毕竟镇国公手握京畿兵权,安王若娶了沈清沅,便得到镇国公府支持,对安王有益无害。没想到,太后却为安王选了罗静婉。

皇后为皇上捏着腿,笑着道:“罗姑娘性子温婉,又仁厚大气,日后定能将安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母后也是这样说的。”皇上闭着眼,含笑道:“当初你为老大选静柔,不也因为静柔性子温厚。”

皇后眼中有了裂隙。

她当初选罗静柔,可不单单是因为罗静柔的性子。当时晏家手握重兵,若是儿子再与朝中权臣结亲,难免会引起皇上忌惮。若是被有心人再趁机挑拨,反倒招来祸患。

选择与罗家结亲,不过就是不想授人以口实,没想到反而落得如此下场。

“老七的婚事上,还需你多费点心。”皇上嘱咐道。

“臣妾明白。明日官媒提亲后,臣妾便让人去庆宁侯府递帖子,定不会让婚事出任何差错。”

两人又聊了些家常,气氛渐渐变得温馨。皇后笑着道:“既然安王的婚事已经定下,臣妾便大着胆子跟皇上替晏行也求一门亲事。”

皇上心情不错,他唇角扬了扬,“嗯,晏行好像比老七还大几岁,是该成亲的时候了。只不知他看上了哪家的姑娘?”

“镇国公嫡孙女沈清沅沈姑娘,性子爽利,倒是与晏行相配。”

皇上睁开眼,似笑非笑地看着她,“这是晏行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皇后心里一紧,面上却依旧带着笑,“臣妾心里想着,还没有跟晏行说。”

“这事不急。”皇上坐起身,“天色不早了,你也早些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