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邦交新政,终收网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漠北,燕城燕王府。
壁炉里的篝火,让书房内温暖如春。李佑看着手中的书信,脸色阴沉如冰。
“砰!!”
他的右掌狠狠拍在案几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跳。
“该死的舅舅啊,他完全是想害孤与母妃啊。
万幸长安城有玉哥儿,否则后果真是难以想象。”
“殿下,究竟是何事,竟让您如此愤怒!!”
李佑也没瞒着李景淑:“族兄你看看吧,便清楚孤为何如此动怒。”
李景淑的父亲是李道立,他也是李道宗的侄子。
最近几年李唐皇室削王爵,不少旁支亲王都被降王爵为国公。
李道立便是其中之一。李世民为补偿他们,特意求到魏叔玉跟前。一些降王爵的皇室旁支子弟,自然被魏叔玉弄到边疆谋些官职与钱财。
“呀...玉哥儿还真是够意思啊,居然将口供给压下来。”
李佑长吐一口气,“没用啊,玉哥儿迟早会禀告给父皇的。只是我那舅舅,唉......”
李景淑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两家的恩怨摆在眼前。
“佑弟别辜负玉哥儿的心意,你还是考虑给陛下的书信,该如何写为好。其实......”
“是什么??”
李景淑叹口气道:“佑弟督松漠、饶乐、漠北三弟军务,麾下指挥的兵马足有五万之众。
眼下又发生阴宏智勾结高句丽之事,朝中大臣轻易找到攻讦佑弟的借口啊。
不如呈书陛下,主动请辞方为上策呐。”
随着李景淑的话音落下,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
李佑静静盯着壁炉里的火苗,心底充斥着浓浓的不甘。
他心里很清楚,皇位压根落不到他身上。
为避免陷入夺嫡之争,他甚至远遁漠北,怎么还摊上这狗屁倒灶之事。
良久。
李佑长吐一口气,“主动请辞不可能。玉哥儿再三叮嘱,漠北的燕城不容有失。
再说随着南诏战事开启,孤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等到高句丽战事。
这些年玉哥儿与孤投入巨大的人力与财力,摸清楚室韦、粟末以及黑水诸部的地理情况,不就是等着高句丽战事的那一天。”
李景淑眼中满是疑惑,“这些年高句丽极其老实,它与大唐真会交战?”
李佑眼中射出一道精光:“放心吧,大唐迟早会灭掉高句丽。不过眼下嘛,孤得好好想想,给父皇的书信该如何着墨。”
......
鸿胪寺,魏叔玉正处理公务,一文吏急匆匆走进来。
“驸马爷,您要的资料都已经整理好啦。”
魏叔玉点头示意,让他放在书桌上。
“让刘善固、韦挺、高延寿三人过来一趟。”
文吏应了声,连忙跑出去传信。
片刻后,三人一同来到魏叔玉的书房。
“驸马爷,您找我们?”
魏叔玉指着胡凳淡淡道:“坐吧,有些事与你们商量一二。”
三人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找地方坐下来,等着魏叔玉的吩咐。
“随着大唐帝国越来越强盛,本驸马觉得大唐的邦交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
魏叔玉之所以如此讲,主要是此时大唐的邦交制度,实在是有些操蛋。
随便一个番邦小部落,来大唐喊几声天可汗,就能得到丰厚的奖赏。
这种行为在魏叔玉看来,简直是败家玩意。
之所以如此,说起来还不是有个好大喜功的便宜岳父。
三人很是懵逼,朝廷制定的国策,岂能随意更改。
韦挺喉咙轻滚一下,“驸马爷,您...您想怎么改?”
“喏...你们看看吧,有什么意见直接说出来。”
三人接过魏叔玉递出来的纸张,看完后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我尼玛。
倘若按照魏驸马的政策执行,那...那大唐的番邦起码少一半。
更令三人暗暗咋舌,魏驸马竟提出在新罗、百济驻军,军饷居然由新罗、百济两国提供。
“驸马爷,奖赏藩属国的财物降低,我们倒是能理解。但在新罗、百济等国驻军,是不是有些不切实际。”
“有什么不切实际?新罗、百济不是遭受高句丽欺凌嘛,驻军后料想高句丽不敢对他们有异动。”
“额......”三人一时语塞。听魏驸马的口气,看来新的邦交之策是不得不执行呐。
“驸马爷,您就不怕朝中官员参您一本?”
魏叔玉看向窗外又开始飘落的雪花:“树欲静而风不止。参本驸马之人,不过是目光短浅之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