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热闹的初平四年(四) (1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两章一起发)
“张新是在虚张声势,还是确有出兵之力?”
韩遂心中惊疑不定。
理智告诉他,关中残破,中原又还有那么多的诸侯没有收拾。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张新都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对凉州用兵。
凉州贫苦,民风彪悍,羌汉两族之间的情况错综复杂,难以管理。
现在来打凉州,怎么说都是桩赔本的买卖。
可韩遂的直觉却又告诉他,若是不乖乖听话,张新搞不好还真的会来!
陇西太守孔融,乃是圣人之后。
张新只要以天子名义下诏,就能让孔融全力助他。
金城与陇西相邻,他只需以陇西作为根基,沿着洮水北上,不出十日,便能兵临城下。
十日时间,都不够联络盟友的......
这也是韩遂为什么费尽心思,也要把陇西弄到手里的原因。
虽说以张新现在的情况,全复凉州不太可能。
可若只是收拾他一个人,那绝对是绰绰有余。
这让韩遂的心中十分纠结。
就这么算了,心有不甘。
毕竟机会难得,不争取足够多的好处,总感觉自己亏了。
但继续和张新拉扯,又怕对方失去耐心,直接开干,有点不敢。
韩遂思来想去,只能找阎行问策。
“彦明,你怎么看?”
此时阎行也已从张新的动作中琢磨出味儿来了。
如果说八千兵马,还能解释成震慑羌人的话,两万兵马就有点太多了。
很明显,张新这是在警告韩遂。
差不多得了。
平定凉州,我不是非你不可。
“末将以为,明公不妨应之。”
阎行拱手,又将上次的说辞说了一遍。
韩遂内心挣扎了一番,轻轻叹了口气。
算了。
阎行说的对。
统一凉州,确实对他也有好处。
到时候拿着一州之地去和张新谈判,手上也有筹码。
韩遂现在只怪自己当时太年轻,觉得以前能生那么多儿子,肯定还能再生。
为了大业,一些儿孙而已,舍也就舍了。
直到如今他子嗣艰难,这才追悔莫及。
“那依彦明之见,我军想要平定凉州诸侯,应当先从何处着手?”
韩遂开始与阎行商议平定诸侯之事。
商议过后,韩遂提笔写信,派人送去长安。
张新收到韩遂回信,哈哈一笑。
“我就说嘛,这韩文约就是得敲打敲打。”
“早答应下来不就好了?还找我要儿子,非逼着我调动大军,真是的......”
典韦见张新开心,脸上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主公威名盖世,区区韩遂,自然只能俯首听命。”
“老典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油嘴滑舌了?”
张新指着典韦笑了笑,令人将成公英召了过来。
片刻,成公英来到,躬身行礼。
“拜见大将军。”
“先生免礼,坐。”
张新指了一个座位,开口问道:“凉州意欲举荐先生为陇西太守,不知先生可愿屈就?”
“愿从朝廷调遣。”
成公英对此并不感到意外,拱手一礼。
韩遂麾下的部将不少,论起战场拼杀,个个都是好手。
可要是说治理地方......
除了成公英,也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了。
“既如此,明日朝会之时,我会向天子提及此事。”
张新看着成公英,“先生回到金城之后,替我向凉州转达几句话......”
“下官记下了。”
成公英顺势改变自称,行礼告退。
“主公。”
典韦凑上前来,“凉州的兵马,是否要传令让他们撤回来?”
“不急。”
张新摇摇头,“你去传令给于禁,让他再领一万兵马前往上邽。”
典韦闻言一愣。
“还增兵啊?”
“增。”
张新点头,“有道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韩遂反复无常,行事作风与蛮夷无异。”
“若我不能以威势慑服他,其必生二心。”
“再者说了......”
张新淡淡一笑,“我若不将关中的兵力调往凉州,张鲁又怎么敢主动出击呢?”
自从裁军之后,张新麾下在关中的总兵力只剩下了六万之数。
樊稠和徐荣带了七千五百人去安定,关羽、赵云、郭汜等人带了六千五百人去并州。
这样一算的话,长安附近就只剩下了四万六千人。
徐和、杨凤两路先锋,共计万人。
张新再派三万大军到凉州,做出一副进攻的态势。
张鲁的数学只要及格,很容易就能算出来,长安现在的兵力只剩下了六千左右。
哪怕再加上张新的亲卫玄甲军,以及宫内的三千侍卫,撑死也就万余人。
这万余人要守卫都城,肯定是不能动的。
如此一来,张鲁会不会心动,想要趁着张新大军还在凉州之时,把徐和等人的部队吃掉?
张新觉得,一定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万人这个数字很巧妙。
既不算多,却也不容小觑。
一万人放在平原地带的郡国,足够杀他几个来回。
可若是放在汉中这样的形胜之地,就稍微显得有些不够了。
在关中空虚的情况下,张鲁只要是个正常人,就不会任由徐和等人与他僵持,坐等张新从凉州调兵前来。
一旦张新亲率大军来到......
想想就可怕。
所以张鲁肯定会想办法吃掉徐和与杨凤的部队,以求敲山震虎,劝退张新。
只要他放弃关隘,主动出击......
张新可以十分的自信的说,野战,他麾下的兵一个至少能打三个张鲁军!
增兵凉州,既能震慑韩遂,又能使张鲁放松警惕,迫使他主动出击。
一举两得。
“主公英明。”
典韦听完以后,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喊人传令去了。
次日,张新上朝,彻底将凉州之事敲定。
刘协下诏,封韩遂为金城侯,拜成公英为陇西太守。
百官虽然对张新如此大方颇感不满,但这是早已定下的凉州战略,他们倒也没有多说什么。
而且这样一来,孔融就能回朝了。
这让百官中的不少人颇感兴奋。
怎么说呢?
孔融之名,不仅在他自身,更在其先祖孔子。
若是抛开圣人之后的名头,孔融其实也就是个普通名士而已,倒也不至于让百官如此。
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然要将圣人孙留在朝中,方能显示正统。
先前他们曾多次上疏,请求召回孔融,都被张新一票否决。
现在好了。
圣人归位,玉玺也重回汉室。
这不是中兴之兆是什么?
百官对孔融即将回朝一事弹冠相庆,唯有张新暗感头疼。
这个喷子,要怎么安排呢......
“众爱卿可还有本奏啊?”
刘协看着下方,例行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