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在学校开店!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王建穿着家常的浅蓝衬衫,戴着老花镜,气质温和中带着一丝官场养出的威严。
“大伯。”王瑞笑着走上前,“您又亲自下厨啊?”
王健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婶子出门跳舞了,我先弄点下酒菜。你小子今天怎么空着手来了?”
王瑞搓了搓手,有点不好意思:“刚才在朋友那儿待得久了,忘了买点水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装,少来那一套。”王健抿嘴笑笑,把剥好的毛豆推给他,“坐下,帮我剥一点。”
两人一边剥豆一边闲聊,王瑞先是打听了几句最近省里的新闻,又问起他堂哥考公务员的事,气氛逐渐热络。
酒桌上,饭菜上齐,王健开了瓶老酒,和王瑞喝一杯:“你小子,大学开学还没几天,就一身新装备,还买了车,会不会太招摇了。”
王瑞笑着挠头:“我想和一个朋友,一起搞点小生意,车子是撑门面用的。”
王健抬起酒杯的手微顿了一下,问道:“小生意?什么生意?”
王瑞看着王健的神情,心知机会来了,放下筷子说道:“我有个同学挺有头脑的,他想在学校里开个便利店,东西便宜、实在,送货也快,现在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走太远去外面买东西。”
“这倒是。”王健点点头,“那和你有什么关系?”
“他缺个能帮忙跑关系的。我就想着,如果能把校内便利店的经营权拿下来,不光赚钱,还方便同学们。”
王瑞一边说一边观察王健脸色,“我也不懂流程,但听说这种事,要找学校后勤或者校领导。”
王健轻轻放下酒杯,靠在椅背上:“校园后勤那边都是吃多年饭的老油子盯着,没几分门路插不进去。”
王瑞点点头:“我知道这事难,所以才想问问大伯,您在省里……有没有熟人能搭把手?”
王健盯了他几秒,眼神微凝:“你这同学,可信吗?”
“超级靠谱的。”王瑞答得干脆,“他现在已经租了仓库,拉了一大批货,物流、配送都搞得挺专业。”
“这么说,还真有两下子啊。”王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口袋里摸出手机,翻了翻通讯录,“我这里有个号码,是云海大学副校长李洪军的私人手机。不过,你别指望我帮你打,我只是给你个门路,能不能说动人家,就看你自己本事。”
王瑞先是一愣,然后惊喜地说:“真的?”
“贼不走空,你小子既然提了,我还能让你空手回去?”王健递过手机,语气变得严肃了一些,“不过,这电话就看你敢不敢打了。”
“干嘛不敢?”王瑞挺了挺胸,“反正又不是骗,人家要是说不行,那我就另外想办法。”
因为家境的影响,王瑞根本就不会自卑,胆子也很大。
“行。”王健拿起手机,把号码转发给他,“别说我没提醒你,李洪军这人不算难说话,但也最烦生意人套近乎那一套。”
“明白。”王瑞郑重地点头,快速存下电话。
饭后回到车上,王瑞坐在驾驶位上,把手机放在方向盘上,犹豫了几秒。
他盯着“李洪军副校长”的联系人名称,心里酝酿了一下说辞。
随后,王瑞按下拨号键。
电话响了三声后接通,传来一个中年男声:“喂,哪位?”
王瑞立即整理好语气,态度恭敬却不卑微:“您好,是李校长吗?我是新生王瑞,我父亲是王康,我大伯是王健,我有点小事想向您请教一下……”
电话那头停顿了两秒,然后传来略有缓和的语气:“你是王健的侄子啊,说吧,什么事?”
王瑞心头一松,知道第一步成了。
“我们几个同学想着,趁着上大学这几年做点小事,也算积累点社会经验。”王瑞放缓语气,尽量让自己听起来既有理想,又接地气,“想着在校内开个小店,主要卖些生活用品、文具、食品饮料……都是服务学生的。”
电话那头“嗯”了一声,没有急着插话。
王瑞小心翼翼地继续说:“现在市面上那种快消便利很流行,我们也去周边学校调研过,大家都希望校内能有一家价格合理、送货方便的小铺子。我们不求赚大钱,就是想做个试验,做得好,以后还能推广到其他学校去。”
“你说的是创业?”李洪军终于开口,语气略有兴趣。
“对,就是大学生创业。”王瑞马上接话,“我们不靠家里投资太多,几个合伙人凑了一点启动资金,货是自己找渠道进的,也没有太多利润空间,主要走量和服务。”
“那你们是要申请什么地方?”
“我们希望能在学生公寓和教学区之间的空位申请一个摊点,哪怕是临时的活动摊,先干一段时间试试看。”
李洪军笑了笑,声音透着一股惯看风云的沉稳:“小王啊,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简单。你们这类申请,归后勤管理科,流程走得不清楚,批文下不来,是做不了的。”
王瑞连忙答:“是,我知道流程很严,我们也不是想走捷径,就是希望有个机会,让领导知道我们是认真做事的。我们已经写好方案,也准备了材料,如果有机会汇报一下,我们肯定按规矩来,不会添乱。”
这番话既示弱,又不失分寸,说得李洪军那头沉默了几秒。
“你这个年纪,说话倒是有章法。”李洪军轻叹一声,“不过我可得把话说前头,学校这两年刚刚整顿过商业网点,一般不鼓励新设摊位,尤其是学生开店,出了事学校难免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瑞赶紧表态:“理解理解,我们可以签责任书,哪怕先做一个月的试点也行。实在不行,我们愿意挂靠到学校已有的超市下,做一个延伸服务点。我们的优势在于快配送和学生需求判断上,也算是互补。”
李洪军没有接话,而是换了个问题:“你是哪个学院的?”
“博海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王瑞如实回答。
“哦,难怪,搞市场出身的。”李洪军笑了笑,“行吧,这样,我把你们这事转给学生工作处的人看看,你把你们的计划书整理一份,发邮件过来,标明‘副校长李洪军转办’,我让他们看看有没有空间能支持。”
王瑞听到“转办”两个字,眼睛一下亮了,连忙说道:“太感谢您了李校!我们一定写清楚、准备好材料。”
“别谢太早,我只是帮你递一下,不代表一定批得下来。”李洪军的语气仍保持一贯的官方风格,“学校管理有一套制度,我能做的有限。但你们肯踏实干,我愿意看看你们能不能带点风气。”
“明白明白,我们不指望一步到位,只求一个机会。”王瑞语气诚恳。
“行,就说到这,材料发来吧。”
“好,我马上整理。”王瑞连声应答,“谢谢李伯伯,耽误您休息了。”
电话挂断那一刻,王瑞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事情已经成了。
大伯身份起到了关键作用。
若没有这层关系,哪怕他能说会道,这个电话顶多是一句“我回头看看”,就再无下文。
现在,“副校长转办”这四个字,足以让后勤处不敢随便打发他,而不是像普通学生一样排号都进不了门。
王瑞靠在椅背上,望着车窗外的路灯慢慢亮起,内心泛起一种久违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办好一件事。
虽然只是一个校内资源,但是已经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