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一十一章 从饭菜中谈人才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吴浩的声音带着笑意,看着众人透过车窗投来的惊讶目光,接着介绍道:“基地里像这样的餐厅有四座,还有十多个分布在各科研区的小型餐吧,24小时供应餐食。”
车刚停稳,餐厅的感应门便自动滑开,一股混合着饭菜香与冷气的风扑面而来。
走进大厅,众人更是暗暗咋舌。挑高十米的穹顶悬挂着模拟星空的LED灯,蓝色的光晕柔和地洒在原木色的餐桌上。
靠窗的区域设计成了卡座,绿植沿着隔断攀爬,几只仿真鸟类标本停在枝头,乍一看竟像真的在鸣叫。
取餐区的餐台长达百米,不锈钢餐盆里的菜肴冒着热气,清蒸帝王蟹的红壳、波士顿龙虾的螯钳、油焖大虾的光泽在灯光下格外诱人,旁边的冷柜里整齐码放着车厘子、山竹、蓝莓等进口水果,标签上标注着“今日空运”。
“这……这在沙漠里?”一位来自内陆省份的专家忍不住喃喃自语,他面前的餐台上,活蹦乱跳的皮皮虾正被厨师倒进沸水,蒸汽腾起时,虾壳瞬间变红。
张副总走到海鲜区,看着水箱里游动的石斑鱼,笑着转头问吴浩问道:“小吴,这鱼从海边运到这儿,得花不少功夫吧?”
“确实费了些心思。”
吴浩拿起一只刚剥开的小龙虾,蘸了点蒜蓉酱,笑着说:“我们在渤海湾租用了了专用渔港冷库,船只每天凌晨三点收网,直接装进零下5℃的冷链车,走绿色通道上高速,中午十二点准时到基地。
像这种活鲜,就用充氧水箱空运,从广州白云机场到基地机场只要三个半小时,存活率能保证在95%以上。”
他顿了顿,指了指旁边的本地菜区,继续讲道:“当然也不能少了西北特色,您看这手抓羊肉,是安西本地的滩羊,早上现宰现煮,没一点膻味。”
周院士正站在水果区前,拿起一串葡萄端详,果皮上的白霜还没散去。“这葡萄甜度不低啊。”
他放进嘴里一颗,眼睛一亮,赞道:“比我在吐鲁番吃的还甜。”
“这是我们自己培育的品种,叫‘戈壁明珠’。”
吴浩解释道:“用智能温室控温,白天保证光照,晚上降温让糖分积累,甜度能达到22度。
不光葡萄,哈密瓜、西瓜这些,都是基地这边浩宇农业智能农场自己种的,早上摘下来,中午就上餐桌了。”
众人取餐时,发现连餐具都透着讲究,陶瓷碗碟印着基地的logo,筷子是可降解的玉米淀粉材质,汤勺的手柄处刻着防滑纹路。
一位年轻工程师端着餐盘经过饮料区,顺手接了一杯现磨咖啡,咖啡机旁的屏幕显示着“哥伦比亚豆,中度烘焙”。
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张副总看着窗外的戈壁滩,再看看眼前丰盛的午餐,忽然叹了口气道:“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在部委食堂吃的,都没这儿丰盛。
小吴,你们这成本可不低啊。”
吴浩给周院士夹了块蟹肉,坦诚道:“确实不低,光是每天的食材采购和运输成本,就超过三十万。
但您想啊,上万名科研人员在这戈壁滩上待着,远离城市的繁华,要是连口新鲜饭都吃不上,心里能踏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