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一十四章 午后闲谈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要是能把生活保障搞成这样,说不定能解决大问题。”
吴浩沉吟片刻:“军队有军队的特殊性,但核心道理相通,得让人觉得‘值得’。
比如边防哨所,能不能建智能温室种新鲜蔬菜?
能不能搞5G全覆盖,让战士随时能跟家人视频?能不能给军属解决就业、子女上学的问题?
我们和西部战区合作过一个项目,在海拔四千米的哨所装了光伏微电网和保温蔬菜棚,现在战士们冬天也能吃上新鲜青菜,morale(士气)明显不一样了。”
“morale这个词用得好。”
周院士点头,说道:“以前总说‘保家卫国’,这没错,但不能光靠牺牲奉献。
战士也是人,也有父母妻儿,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安心地守边疆。
科研人员也一样,让他们活得有尊严、有盼头,才能沉下心搞研究。”
军工企业的那位王总则是忽然叹了口气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我们企业去年想给研发部涨工资,结果其他部门有意见。
想建个像样的食堂,又被审计部门说‘铺张浪费’。
你们是怎么平衡这些矛盾?”
“靠制度,也靠共识。”
吴浩给众人续上茶,笑着说道:“我们刚起步时也有争议,有人说‘搞科研就该艰苦朴素’,有人说‘花这么多钱搞福利是不务正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我们立下规矩:所有支出向科研倾斜,向人才倾斜,每一笔钱都要公示,接受全员监督。
比如建餐厅,我们算过账:员工吃饭满意了,工作效率能提高30%,项目周期平均缩短15%,这点投入早就赚回来了。”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文件,是基地的年度报告到:“您看这个,去年我们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4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但同时,员工福利支出只占8%,这里面还包括了家属医疗、子女教育这些长远投入。大家看到钱确实用在了正地方,自然就没意见了。”
汪良工指着报告上的一张图表问道:“这个‘创新积分’是什么意思?”
“这是我们的另一个尝试。”
吴浩解释道,“不管是老专家还是年轻人,只要提出有价值的想法,哪怕只是个改进建议,都能得积分。
积分能换假期、换设备使用权,还能折算成项目奖金。
去年有个保洁阿姨,发现实验室的垃圾桶设计不合理,容易滋生细菌,提了个改造方案,得了200积分,换了台家用净水器。”
这话让众人都笑了。周院士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人人皆可创新’啊。
以前总觉得创新是科学家的事,其实不然,一线的人最懂实际需求。
你们能把保洁阿姨的建议当回事,说明这不是喊口号。”
“确实不是口号。”
吴浩的语气郑重起来,说道:“我们有个‘创新仲裁委员会’,成员里有院士,有一线工人,还有外部专家,不管是谁的建议,都由委员会评估价值,避免‘唯学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