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罗马使臣!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放心,保管直到这两具尸体腐烂得只剩骨头,也不会被野兽挖出来。”
两名阿马尔身边的随从边闲谈,边挖出一个深坑,将两具尸体一同扔了进去,掩埋好,覆盖上杂草。
远远看去,任谁也不会发现,这里刚刚掩埋了两具尸体。
……
一名伙计在朱亮耳边低语了几句。朱亮瞳孔微缩了下,很快便恢复正常。
他沉默了会,“真够狠,那两人的性命居然也没留下。”
“暗中将这个消息传给庆国公,莫要让阿马尔知晓。”朱亮闭了闭眼,“他不能信了,日后庆国公那边的消息,先交给我过目,才能传给他。”
心狠手辣不是问题,但是阿马尔如今的野心越来越大了。早晚有一天,庆国公满足不了他的野心和胃口,就会反过来咬他们一口。
……
长安城。
庆修收到阿拉伯的消息,已经过去许久了。两地路途遥远,传递消息也慢上许多。
李剑山和陈如松也在场,一并看到了朱亮传来的消息。
陈如松没什么反应,对阿马尔的做法只觉得稀松平常。李剑山则“啧”了声。
“这么狠……朱亮说得有道理,我们要不要考虑把阿马尔换掉?他们阿拉伯人自己对自己人下狠手没关系,只怕将这匹狼养肥了,会对我们大唐人下手。”
闻言,陈如松侧目瞥了李剑山一眼。
庆修将纸条烧了,摇头道:“不用,阿马尔再狠,只要尚且有利可图,他就不会反目。”
“再者,他们远在阿拉伯,我没办法及时收到阿拉伯消息,有个有魄力的人替我办事,反而是件好事。”
“朱亮心不够狠,阿马尔倒是合适。”
至于阿马尔会不会野心过大,最后叛变……庆修并不担心。
阿马尔是个识时务的,并不好高骛远,否则不会在被他敲打之后,迅速调整了策略,不再给自己留除了他以外的其余退路,至少明面上没有。
这样的人,除非有一天他站到足够高的位置,开始觊觎大唐,不然,不会轻易和他翻脸。
而这一天,起码要阿马尔成为阿拉伯君主,才有可能会觊觎大唐。
且不说可能性有多低,哪怕真有一日,阿马尔成为了阿拉伯君主,那也是猴年马月时候的事了。
既然是这么遥远的事,那么现在的阿马尔,不用白不用。
庆修算了算时间,“现在阿马尔应该已经当上卡里米斯商会的会长了,让他们可以与西域的贸易中转站那边对接。”
“然后暗中给朱亮递一条消息,让他暗中盯着阿马尔即可,平时依然配合阿马尔行动。”
传给朱亮的消息需要小心谨慎,避免被阿马尔知晓,李剑山亲自去办了。
庆修问陈如松,“杨木隋那群隋朝余孽怎么样了?”
陈如松单膝跪下请罪,“暂时没有找到确切位置,但是属下可以确定,他们依然有一部分人躲了起来。”
“属下办事不力,甘愿受罚。”
“起来吧。”庆修摆摆手,“大唐这么大,他们彻底躲起来,你无异于从海里找条鱼,没那么容易。”
“真这么容易找到,他们也不可能隐藏这么多年。”
如果不是杨木隋等太久,按捺不住,一时行事冲动了,兴许他们现在仍然不知这群人的存在。
他沉吟了会,“单凭他们,已经掀不起风浪。杨木隋如果不死心,应该会和大唐以外的势力合作,你往这方面查查。”
陈如松若有所思地应下。
“对了。”提起大唐以外的势力,庆修想起近期发生的一件事,“罗马人大概何时会抵达大唐?”
前段时间,罗马送来了一封国书,表示将会派使臣前来,想一睹大唐风光。
找这种借口,也不知道罗马突然拜访大唐,究竟是何目的。
陈如松:“等他们抵达大唐,应该是年底了。”
“那也没有多久了。”庆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时间转眼即逝,临近年关,大唐各地纷纷热闹起来。
与百姓们的热闹不同,临近年底,上到长安京官,下到地方九品芝麻官,人人皆忙碌起来。
今年户部刚查过账,这些官员身上或多或少都不太清白,只是李二轻拿轻放,没有将所有人追究到底。
但是这不意味着李二没有在心里给他们记上一笔。
而年底要考核一年的政绩,大大小小的官员不由都绷紧了皮,生怕出现任何纰漏,惹怒了李二,新账旧账一起算。
庆修也忙碌起来,一是他名下的各个产业,从辽东、朔方、云中等地的煤炭外运,西域的贸易中转站,许多事情都要由他过目。
二是铁路部虽然交给李泰,但是李泰对这方面的熟悉程度始终不如庆修,这又是铁路部成立的第一年年底。李泰没少拿铁路部的事过来询问庆修。
三则是罗马的使团抵达长安了。
这本该是礼部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只是庆修担心罗马使团的目的,加上礼部尚书得知庆丰商会有商队,常年在大唐与罗马之间往来,打定主意认为庆修对罗马比较了解。
以至于经常跑来向庆修请教迎接罗马使团的事。
庆修烦不胜烦,又没法将人赶走,只好给了礼部尚书一个建议。
“罗马在阿拉伯往西,是那里的强国,它在西边的地位,相当于大唐在东方的地位。”
礼部尚书神情愈发严肃,“那迎接规格不能低。”虽说罗马离得远,大概率不会和大唐发生什么冲突。
但是这样的大国,若是因迎接规格低,让对方觉得丢了面子,导致与这样一个强国交恶,那他就可能要被问罪了。
“也不用太夸张。”庆修提醒道:“罗马国力强劲,来使恐怕会比较张扬跋扈,太夸张会助长他们的气焰。”
他们迎接的是罗马的使臣,可不是要迎接一群祖宗。
礼部尚书连连点头,回去礼部尚书便将庆修的话转述给李二。
“陛下,臣觉得,不如让太子殿下与诸位皇子在城门口迎接。如此一来,既给了罗马面子,又维持了大唐的面子。”
李二考虑下,大手一挥,同意了。
年底抵达的罗马使臣,印证了庆修的话。有罗马作为底气,使臣一行人可谓是气焰张狂,尤其是他们一行人里,还有一位罗马王子。
一同前去迎接的李泰,差点被气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