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杜家乐调研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听说云海市是在你的带领下实现了产业转型,如今已成为临江市的经济引擎之一,成绩值得肯定。”
杜家乐面带微笑,说道:“你有魄力,也有思路,年轻干部就该有这种担当。”
“书记您过奖了,这都是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拼搏的结果。我个人只是做了应尽之责。”
江一鸣谦逊回应,语气不卑不亢。
杜家乐微微颔首,目光中透出赞许。
“听说你们想扩大电子产业园规模?”
“是的,杜书记。我们临江市正在积极规划电子产业园二期工程,前期引进的大麦科技公司、景东方等龙头企业已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我们此次扩规,不单单是扩大用地规模,更希望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延展,打造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智能电子生态圈。特别是结合临江市的区位优势和人才储备,力争三年内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打成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为全省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已制定详细方案,恳请省委在政策扶持、用地指标和专项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只要时机成熟,临江市有信心率先突破,引领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跃升。”
江一鸣语气坚定,目光沉稳。
“电子信息产业?”
杜家乐笑道:“这确实是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很多地方都在布局,不过他们仍然以电子产业为核心,缺乏真正的前瞻性布局。而你们提出打造智能电子生态圈,思路更为开阔,不仅抓生产,更注重研发与应用联动,这是真正的产业升级思维。非常值得肯定。”
两人在车子上随意的聊着,看出杜家乐对此很感兴趣。
到达之后,江一鸣陪同杜家乐实地考察了电子产业园,先后到大麦科技公司、景东方等企业生产车间,详细了解技术研发、生产运营及市场拓展情况。杜家乐在参观过程中多次驻足询问产品创新与人才引进政策,并对园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表示高度认可。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港口港区,调研临港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江一鸣陪同杜家乐登上观景平台,远处货轮穿梭,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
江一鸣介绍道:“盘龙港已开通至东南亚、欧洲多条直航线路,2011年第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9.7%,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多家物流企业在此落户,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集聚。同时,依托临港优势,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杜家乐听后频频点头,目光远眺港区繁忙作业场景,对临江市依托港口优势推动产业转型的做法表示肯定。他指出,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具有战略眼光,尤其是将港口物流与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拓展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更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外向度与活力。
临江市立足实际、前瞻布局,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以融合促发展的新路径,为全省港产联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随后,杜家乐一行返回市区,调研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在园区展厅,杜家乐详细了解了创新药研发链条与产业链配套情况,对临江市聚焦高端制剂、生物技术药物的定位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医药产业关乎民生福祉,必须坚持科技引领、质量为本,打造从研发到临床转化的全周期生态体系。
调研结束后,一行人到临江市委大楼召开座谈会。
杜家乐对临江市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临江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展现出的系统思维与创新实践,具有示范意义。特别是在智能电子、临港经济与生物医药三大领域的协同推进,体现了对新发展格局的深刻把握。
“这种多维度布局不仅增强了产业链韧性,也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转化效率。临江市以项目为抓手、以政策为引导,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形成了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双向赋能的良好局面。”
杜家乐说道:“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临江市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区位与产业优势,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全省又快又好发展中勇当排头兵。”
“当然,我们此次调研,不仅仅是了解发展成效,更是要倾听一线声音,发现地方政府在推进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堵点与难题,你们要实事求是反映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感谢杜书记对临江市的关心和支持,杜书记将上任后第一站调研放在临江市,这既是对我们的鼓舞,也是鞭策。我们深知,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夯实,产业链协同创新、要素保障精准投放、重大项目落地效率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
江一鸣说道:“我们临江市坚决克服困难不退缩,锚定又好又快发展目标不动摇,持续在补链强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上下功夫。当然,我们临江市也清晰的认识到,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对高端人才和技术储备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临江市只有一所本科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留存面临现实压力,特别是在生物医药与智能制造交叉领域,专业对口的领军人才相对匮乏。对此,我们建议省里在高校资源布局上给予倾斜,支持临江市与省内重点高校共建联合研究院和实习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