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李乐的屁股很敏感,总觉得人大会议室里的凳子太硬,硌,不舒服。尤其是来开会的人,一张嘴都那么高屋建瓴,一本正经的做工作报告的气质,和自家学校一开会时,可趴、可仰、可翘、可歪着的“姿态”有着明显区别。

如果不是前面没有两旗,李乐都以为来到了某个衙门的会场。

悄咪咪坐在靠门边的位置,尽量降低存在感,心里盘算着一会儿找个什么借口早点溜。

刚在腐国折腾大半年,回来后课业、两边论文、课题,几座大山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终于,眼瞅着课题会已近尾声。

梅苹坐在主位,对几个田野点的具体分工做最后确认,声音依旧是那种听不出波澜的温软调子,但条理却异常清晰,甚至听来,多了几分强硬的尖锐。

“.....好,闽西三个点先这样,具体调查员配备,会后你们俩细化一下给我。”

梅苹合上手里的文件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在室内扫了一圈。

“另外说件事。根据课题研究设计的拓展需求,经我个人审慎评估并报请上级课题责任单位和校社科处备案,我决定邀请一位外校成员深度参与本课题的闽粤田野调查部分。”

话音刚落,原本有些松懈的气氛瞬间绷紧了几分。众人抬眼看向梅苹。

“哦?外校?哪位的专家?”一口塑普的口音慢悠悠说道。

李乐循声瞄了眼,面前名牌上写着相传刚三个字。

名牌后一老头,人矮胖,发花白,一身“老干部”装束,裤腰提到胸口,手里捏着把折扇,说话的时候合上,闭嘴的时候打开。

这么多年学下来,小李厨子对国内学术圈子里的各个大小山头的“英雄谱”不说掌握,大概也都有所了解。

知道这位,人大社会学系的一位博导,副主任,曾经在几篇论文里看到过这位的名字。

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工作,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初,功成名就之后,就逐渐走上“桃李满天下”的道路,最近这些年,名字出现在某某会议、某个论坛、某个研讨会的次数,比学术文章上要多的多。

在这位相老师说话之后,他身边坐着的是一个穿着板正衬衫打领带的中年男人,人大校方派来参与经费协作管理的陈主任,本就严肃的脸色,此刻眉头更是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梅苹没看他们,目光平静地落回到面前的文件上,仿佛只是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李乐,燕大社会学系在读博士生,LSE人类学在读博士生,博士导师惠庆教授。”梅苹抬手示意坐在门口的李乐,

“他的田野选题与我们闽粤宗族研究高度契合,能提供微观权力互动与人情债深描的关键切口,与课题的宏观治理视角形成互补,浓厚填补我们现有设计的观察盲区。”

“未来成果署名中,他将作为重要合作成员之一,负责其专精部分的分析报告。”

“燕大的?”一声带着浓重质疑的轻哼又从陈主任的鼻腔里发出来。他没直接反驳梅苹,却转向身边相老头,“相教授,这....国家社科的重点课题,要求高水平团队,这,突然加个外校的博士生进来,研究深度先不说,我们课题前期论证和立项,成员名单都报上去了。而且跨校加入,还是中途加入,这流程上……”

相老头则推了推眼镜,眼神里带着审视,“梅老师,你选人我们原则上支持。不过,课题刚立项,任务重、时间紧,突然插入新成员,磨合时间、数据口径的统一、沟通成本....这些都是问题啊。再说,”

他顿了一下,似乎斟酌着词句,“燕大那边....研究方向偏理论,跟咱们做的接地气的乡村治理评估,契合度真有那么高么?李....乐同学是吧?他具体参与过哪些同类型调查?周主任和学校这边,怎么说?”

“还有,惠老师的学生,我记得,梅老师也是惠老师的学生吧?那就是,您的师弟?”

“是啊梅老师,国社科的课题,成员变动挺敏感的,审批也麻烦吧?咱们经费、任务都分解好了,突然加人....”

又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好意”提醒道。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滞了几分,其他人的目光也聚焦到梅苹和李乐身上,带着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观望。

面对涌来的目光,李乐不着痕迹地深吸一口气,腰背挺直了些,他清楚自己属于“空降”,也明白跨校合作的微妙。

正准备开口。

“咚。”

一声不轻不重的闷响。

梅苹把手里那支沉甸甸的钢笔,笔帽朝下,稳稳地磕在了厚厚的立项书上。

她抬起头,脸上没什么笑容,目光挨个扫过中众人,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那份柔美此刻裹上了一层不容置疑的硬度。

“课题成员名单在立项一年内,根据研究需要和进展进行合理调整增补,是完全符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规定的。这一点,科研处的老师可以说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梅苹冲坐在角落负责记录的科研秘书看去,对方立刻点头确认:“是的,梅老师,一年内提交变更申请,流程上是允许的。”

“所以,相老师,陈主任,课题组是我主持,成员结构调整权限在我这里。所谓高水平团队的关键,在于能否高质量完成课题预设目标和产出核心成果。”

“而且,我早说过,我的研究团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李乐和我都是惠老师的学生,说是我师弟不假。相老师陈主任可能没听说过他,但我相信,在座的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里,知道他的人不算少。”

梅苹抬高了点声音,“李乐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社会学和城乡经济发展,还有网络社会学。”

“本科时期,就发表过一篇SSCI一作顶刊,三篇CSSCI一区论文。硕士期间,两篇相关主题实证论文以及两份被国家部委采纳的调研简报,两篇SSCI顶刊一作,还是国内网络社会学方向最早的几个研究学者之一,说是有开创都可以。”

“我邀请他,是因为他的能力能直接服务于课题核心,填补关键研究缺口,而不是因为他是谁的学生或者他是不是本校的人。如果有谁有和李乐一样年纪,类似的学术能力和研究经历的,也可以推荐过来,我一样欢迎上船。”

“另外,李乐在LSE的学术校长和国际社会学协会副主席,森内特教授。”

梅苹几句话,让会议桌边上的几个课题组的硕士,博士生,都低下了头。

不说“师承宗门”什么的,就这几篇顶刊一亮出来,有多少不服气,都得给打下去。

“研究实力和方向契合度,是首要考量。校际之分,不该成为优秀人才和前沿研究合作的壁垒。”

“人大和燕大,在社科研究领域一向有紧密合作的传统。李乐同学的加入,是经过我和系里刘主任以及黄院长充分沟通,基于课题研究深化的实际需要做出的决定,不是破格,而是优化。”

梅苹说着,目光又转向陈主任,“还有经费问题,陈主任多虑了。李乐的深度参与部分,田野食宿补贴完全在其高校博士生课题调研补助常规额度内解决,无需从本项目大经费开支一分钱。”

“成果署名按贡献度,该是他的,绝不会少,不该是他的,课题组也分毫不让。”

“上级主管部门和校社科处相关备案文件副本已在你手边档案袋最后一页,国社科规划办也同步做过报备说明,流程合规合法,毫无瑕疵。”

最后那句话的语气没有任何加重,但“合规合法”几个字被她清晰地吐出来,像精准的落子。

相老头张了张嘴,看着梅苹那张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锐气的脸,最终只是摘下眼镜擦了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