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1章 惊喜来自于生活的微末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几句短暂的寒暄后,韩远征切入正题,语气随意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李乐,上次在我家聊的那个基金计划,那份更详细的计划书和项目摘要,你看了吧?感觉怎么样?”
“哦,那个啊。”李乐接过服务生递来的健力士,抿了一口,等到白色冰凉的泡沫在舌头上绽放开,放下厚重的玻璃杯,“看了,框架挺清晰的,专业性很强,,架构、合规流程、潜在方向都列出来了。”
“不过,你们知道的,我不是学金融的,看个热闹,很多细节只能看个大概齐。你们是专家,觉得可行,那大概率方向是没错的。”
韩远征和盛镕交换了一个眼神,韩远征屁股往前挪了挪,胸口抵着卓沿,“李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
“这个基金,规模不大,但意义不在于初始资金多少。关键是咱们这群人,能把资源、眼光和执行力凑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得的平台。”
盛镕接过话头,补充道,“发给你的计划书里可能有些细节没完全展开,今天约你来,就是想当面再简单梳理一下核心点。”
“成,你说,我也学习学习。”
“学习可谈不上,就是大家再一起深入讨论一下。”盛镕挪过桌上的酒杯,从一旁的包里取出一沓计划说明书,摊开,放到桌上。
接下来近半个小时,成了韩远征和盛镕的“小型路演”。
盛镕主要负责技术细节的深化。他用清晰但避免过多术语的语言,再次解释了有限合伙制结构在英国法律框架下的优势,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来管理基金,以隔离无限责任风险。
又提到了FSA监管的边界,强调初期以自有资金和特定成熟投资者资金运作,可以规避最繁琐的牌照申请流程,但长远规划中已预留了合规升级的空间。
“......结构上,采用标准的有限合伙制LP,我们正在注册一家指南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GP,负责日常运营和投资决策.....”
“目前已经有包括我、远征,还有耀辉和另外两个信得过的朋友初步承诺,GP层面会出一部分种子资金,体现共担风险的态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盛镕拿起手机,调出一个备忘录,“LP方面,进展比预想的要快。除了我们圈内几个明确表示有兴趣的,通过一些私人渠道,全英的留学生关系网里,目前口头承诺的出资额已经接近210万镑。”
“这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也说明这个想法得到了不少认可。”
韩远征插话,“对,市场机会窗口很好。我们初步筛选了几个方向,都集中在TMT领域。”
“比如一家由帝国理工的团队开发的手机社交软件、一个专注于短视频分享的小型技术团队、还有两家在在线支付和网络安全领域有独特技术的中小企业。这些都是典型的小而美项目,初期估值不高,需要的资金量正好在我们的射程范围内。”
“TMT领域,尤其是面向个人消费端的创新,现在机会很多。
“我们背靠国内巨大的市场潜力,如果能在这里发现好的技术或模式,未来无论是引导其进入国内市场,还是在后续融资轮次中退出,想象空间都很大。”
韩远征的眼神在酒吧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光。
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既有宏观蓝图,又有具体数据和支持,试图打消李乐的疑虑,展现项目的成熟度和吸引力。
李乐手指头抠着桌底,眼瞅着桌面,安静的听着两人给自己画饼,琢磨着这话要是我说,应该在这里加一点手势,带动一下情绪,这句的表情应该更外放一些,和听众共情一下,还有刚刚的那几个数据属实没必要说出来,反而会让人更加谨慎。
“李乐?”
“啊?你们说完了?”李乐抬起眼,
“O__O'”
“→_→”
“呵呵呵,”李乐略微尴尬了一下,笑道,“结构我理解了,不过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
盛镕和韩远征对视一眼,点点头,“你说。”
“请讲。”
“那个,关于投委会,计划书里说由GP和部分重要LP组成。这个重要如何定义?是按出资额达到某个门槛自动获得席位,还是由GP提名?投票权怎么分配?是GP拥有一票否决权,还是按出资比例,或者其他机制?”
说罢,李乐又看向盛镕,“另外,计划书提到主要关注TMT领域,但具体的项目筛选标准是什么?比如,技术壁垒、团队背景、市场规模评估、退出路径规划,这些标准由谁制定?是GP独立完成,还是委员会共同商议确定?有没有量化的打分体系?”
你特么不是不懂金融么?可特娘的这些问题直接触及了基金运作的核心,权力分配和决策机制。
这该怎么说?
两人先是一愣,随即,表情都认真起来。
韩远征看向盛镕,盛镕沉吟片刻,回答道,“投委会目前设想是由GP团队核心成员,加上出资额达到一定比例,比如总投资额5%以上的LP,自动拥有席位。”
“投票权倾向于GP在专业事项上拥有较大权重,毕竟我们是管理方,承担无限责任,需要对投资决策的专业性和最终结果负责。当然,重大决策会充分听取LP委员的意见。”
听到这,李乐实心说,嘿,狐狸尾巴露出尖尖了?这意思,还是实际上确认了GP,也就是“他们”的主导权,可脸上却云淡风轻的点点头,示意继续。
“筛选标准,”盛镕又解释道,“主要由GP团队基于行业惯例和我们的判断来制定初步框架。会包括团队背景、技术独特性、市场潜力、商业模式清晰度、估值合理性等维度。”
“当然,在具体项目上,会提交给投委会讨论,但GP的尽调报告和专业建议会是主要依据。”
得,你还不如不解释,解释等于掩饰,这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和信息解释权在GP手中。
韩远征补充道,“李乐,你放心,透明和信任是基础。所有LP都会定期收到报告,了解资金投向和项目进展。”
李乐眨么眨么眼,没再追问。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目光似乎落在酒吧墙上那些泛黄的旧照片上,像是在权衡。
“最后一个问题。GP团队,除了收取管理费用,在项目退出产生收益后,提取20%的业绩报酬。这部分权益,是直接归属你们个人,还是归属于作为GP的有限责任公司?如果未来有新的核心成员加入GP团队,这部分权益如何分配和调整?”
李乐说完,目光“真挚”的看向两人。
一个问题,直接杵到最核心利益分配了,看你们怎么解释?
盛镕沉吟了一下,才谨慎地回答,“业绩报酬是归属GP有限责任公司,然后按照GP公司股东,也就是管理团队内部的约定进行分配。”
“未来如果引入新的关键成员,会通过增发GP公司股权或协议约定的方式进行调整。这些都会在协议中明确,确保权责清晰。”
李乐再次沉默下来,手指轻轻敲着酒杯。
韩远征和盛镕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决定。从李乐的问题里,他们能感觉到他的谨慎和对控制权、决策透明度的关注,这在他们看来,或许是犹豫甚至婉拒的信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盛镕正准备开口,再强调一下基金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以及大家对李乐视角和判断力的看重,试图打消他的“顾虑”。
就在这时,李乐却忽然抬起头,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让人有些捉摸不透的笑容,开口说道:
“行,我加入。”
两根明显都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他会答应得这么....干脆?尤其是在问了几个堪称尖锐的问题之后。
李乐仿佛没看到他们的诧异,“十万镑的门槛,什么时候需要资金到位,提前通知我一声就好。相关的协议文件,到时候我也会找专业人士看一下。”
盛镕反应很快,马上从随身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准备好的意向书模板,“这里是LP入伙意向书,你先看看。”
“正式的法律文件还在由律师最终审定,大概还需要一两周时间。签了这个意向书,基本上就算定下来了。资金可以等正式文件签署时到位。”
李乐接过那份几页纸的文件,快速浏览了一下关键条款,主要是出资额、权益比例原则等,内容与之前讨论的相符。他也没多说什么,从口袋里掏出笔,在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好了。”李乐把签好的文件递还给盛镕,“后续需要我配合的,随时联系。”
韩远征显然有些喜出望外,举起酒杯,“太好了!欢迎加入,李乐,相信我们的选择不会错!”
盛镕也微笑着举杯示意。
李乐拿起自己的健力士,和两人碰了碰杯,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响声。杯到嘴边,黑色的酒液衬得他的眼神有些深邃难明。
又闲聊了几句伦敦近来的天气和学业后,李乐以晚上还要修改论文为由,先行离开了酒吧。
晚风带着凉意吹散了酒吧里的闷热。李乐沿着柯文特花园灯火通明的街道慢慢走着,周围是熙攘的游客和街头艺人的表演。
他之所以答应加入,并非完全被韩远征描绘的财富前景所说服,也并非完全信任盛镕设计的精密结构。
而是用十万英镑买了一张观察“资本如何运作、权力如何分配、一群人如何在共同利益与个体盘算间博弈”的前排门票。
在这里,他可以近距离观察资本如何汇聚、权力如何运作、一群自诩精英的年轻人如何在利益与合作、控制与妥协之间动态平衡。
十万镑,作为“参与式观察”的成本,虽然不菲,但若能换来对资本逻辑和群体动力学的深刻洞察,或许是一笔值得的“投资”。
只不过想着想着,李乐察觉到一个异常重要的问题。
摸出手机,拨通电话,几秒等待之后,蹲在路边的李乐,听到了一声,“喂?”
“诶诶,媳妇儿?亲爱的,那什么,您听说过惊喜来自于生活的微末之中么.....就是吧,呱咕,呱咕呱呱咕,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