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B实验室投入使用之前,“算力集群”项目的人员配置已经基本确定。

就是曲卓以为的小猫两三只。

初期所有预研工作,暂时在剑桥的计算机实验室进行。

去年十一过后,艾兹格从港岛带回了试制工程样机的运算单元和一系列控管芯片。

核心和关键配件一到位,各方对“算力集群”项目的重视程度,直接上了一个量级。

十一月中,温莎公园内的B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时,科研和技术团队已经超过了四十人。

具体的工作安排是,实验室总负责人为艾兹格,总顾问是曲卓在剑桥的博导莫里斯教授。

硬件项目组负责人,是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二级教授,主持过牛津基于并行计算架构探索的Transputer 微处理器项目的大卫·梅。

软件项目组负责人,是剑桥计算机科学二级教授,计算机实验室副主任,曲某人的便宜大师兄大卫?惠勒。

光纤系统、散热系统及电源部分的附属项目负责人,是牛津于剑桥的访问学者扬?埃维茨和剑桥的阿奇?坎贝尔。

这俩家伙是“狠人”!

共同推动超导物理领域的理论突破,合着的《Type II 超导体中的磁通钉扎》是该领域的奠基性着作。

只是,眼下二人共同推动的超导体临界电流密度的统计模型,遭遇了暂时无法逾越的重大瓶颈,资金也出现了问题,只能暂时停滞。

莫里斯教授是该项目的参与者,负责开发超导逻辑电路,探索低温电子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项目停滞后,莫里斯教授见二人有些萎靡,便推荐他们到B实验,协助完成算力集群的附属部分。

说是附属,但不论激光数据传输,还是液冷系统,在眼下这年月都属于尖端科学,不是说说就能搞定的。

超导又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科学领域,涉及从基础物理到工程应用的多学科专业知识。

以两位牛人的理论知识底蕴,以及在涉及领域能调集的人脉和技术资源,做起来绰绰有余。

关键是,算力单元一旦成功,对超导研究有着巨大的,令人无比期待的推动作用。

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扬和阿奇暂且放下不甘,打起精神到B实验室“打工”。

至于四个人带领的团队,主力人员由牛、剑两家的博、硕生混编。另有一部分,是其他院校相关领域资深学者的学生。

所以嘛~

某些情况不是国人的专属,里外都是一样一样的……

曲卓出现在B实验室,受到了绝对的礼遇。

不止是因为他是实验室老板,也因为他是算力集群和附属的Linux原始设计人。更是因为他在半导体材料学、集成电路设计和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

不但具备学术上的硬实力,还具备绝大多数科学家都不具备的财富。鬼知道眼下在实验室打工的一众学者和学生,有多么的羡慕。

杨和阿奇甚至在私下里讨论,有没有可能让曲对超导产生兴趣。那样的话,很大可能给陷入停滞的项目拉到一大笔投资……

热闹的见面会后,大卫?惠勒有点郁闷,他接到了小师弟委托的一项新的任务。

未来两个月,每周抽出一点时间去“年轻英国”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上一节计算机基础入门课。

全世界首位计算机博士,去给幼儿园小屁孩上计算机课?

这事怎么论,是分视角的。

从实用性方面看,属于用氢弹炸蚊子,纯粹吃饱了撑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