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反正他不喜欢,他非常讨厌,所以他想尽办法地去削藩。

但是要刘彻来说,有大汉这样的先例在前,后来的王朝应该没有人会选择效仿大汉,分封上这么一大堆有实际权力的藩王啊……

不是这样吗?

应该就是这样的啊!

要不然,后面的几个王朝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藩王的问题,比如唐朝,那是有藩镇割据,但是没有藩王;宋朝,同样没有;元朝,是个特例不说;哪怕是那什么晋朝,也没有大汉这种藩王。

怎么明朝就蹦出来了这种——或者说,类似于大汉的这种藩王了???

总不能是受到了元朝蒙古人的影响吧?

还是说,朱元璋就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种藩王的情况很好,有利于明朝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明朝的长期统治?

不能这样吧?

这种藩王,哪怕不是照搬的大汉的封国藩王,而是削减了部分权力的藩王,那也不是是什么好玩儿的东西!

一方面,如果藩王有了一定的权力,那么一定会产生对中央皇位虎视眈眈的家伙——哪怕是那个元朝也是同理,虽然没说,但是刘彻可不信元朝的皇位换得这么快,和元朝那些宗室王爷们没关系;

另一方面,即使这些藩王们没有打算对着皇位奋斗,但是如果他们有一定权力,于是在地方上胡作非为祸害百姓的话,也会对朝廷、对天子声誉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

百姓们不会想“哦,这是这个王爷不当人,只是这个王爷坏”,他们很容易会连带着对朝廷、对皇帝产生恨意的——特别是当朝廷不会处置掉这个藩王的时候。

而这种怨恨日益增长,不断发酵……

明朝朝廷和皇帝焉能讨得了好?

要说什么设立藩王是为了给明朝留下后路……刘彻不觉得只有这一种方法能够留下后路。

看看那宋朝,虽然宗室一度来了个一网打尽,但是那不是也有后路给留下来,还有了个南宋吗?那可没有这种藩王。

再看看元朝——即使这个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藩王难道成了他们的后路了吗?

根本没有。

所以,何必要设立这种类型的藩王?要是想要子孙后代能够享受荣华富贵,那给个爵位也就算了,怎么还能给出实际权力?

【明朝初期的藩王,那是有不少有着实际权力的。】

【是的,他们有实际权力,虽然没有到达汉朝封国的地步,但是也绝对不是后来宋朝那种宗室王爵的情况。】

【譬如朱棣,作为燕王,他的任务是镇守北部边疆,对抗蒙古以及其他游牧民族,因此,他是拥有一定的兵力、并且能够调动一定的明朝北部边疆的军队的——当然,理论上,这些权限是要低于朝廷的。】

【但是放在实际执行之中,那情况就要不一样了。】

【诸如朱棣这样的皇帝年长的儿子们,基本上都有这方面的任务和权力,同时,他们也基本上都领兵打仗过,换言之,有一定的军功,在军中也有一定的威望,还在军中有一定的人手……】

【这样一来,倘若朝廷稍微弱势,而藩王们产生了一些想法的话,不能说他们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但是必定还是能够给朝廷带来一些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