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协同困难·将领问题 (2 / 2)
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嗯,就是这样。
但话说回来,虽然他很愤怒,但是当他知道赵光义搞出来了两场大败,又搞出来了什么阵图之类的完全限制武将、又和前线战况彻底脱节的事情的时候,他竟然比斧声烛影还要愤怒。
当时赵匡胤都被自己震惊了一瞬来着……
他赵匡胤确实是限制武将,这一方面是开国以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就是唐末五代以来骄兵悍将的大问题——即便是在他手下,有一些将领还总有些小心思,甚至不乏有人梦想着重回五代军阀时期呢!
他又怎么可能放松?怎么可能就这么允许武将们继续骄狂下去?
杯酒释兵权,已经是他能够想出来的、最体面也最好的压制一下这种风气的方法了!
他可称不上什么“矫枉过正”——那不是有人还说什么“矫枉必过正”么?不过他可没有这么做。
赵匡胤思来想去,觉得大宋日后一路向着严重重文轻武崇文抑武的方向狂奔的最大问题,就是自己没有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他作为开国皇帝,也作为五代走来的人,压制一下武将、压制一下这些风气是必然之举;而维持好一个平衡,控制好一个度,就要靠接下来的皇帝们了……其中,第二任皇帝堪称关键。
如果第二任皇帝足够合格,那么就能够把控住文臣和武将的局势,在继续抑制骄兵悍将的风气的同时,不会导致文武过度失衡、让武将的地位彻底跌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将这种风气,没有个一两代人,那是根本不可能彻底扭转的,所以不存在第二任皇帝一上位就立刻抬高武将地位的可能;但是这不代表就要让文臣的地位空前拔高,甚至连有功将领都要对文臣俯首帖耳的地步。
所以,问题就是出在这第二任皇帝上头!
早在知道赵光义是第二任皇帝的时候,固然赵匡胤对斧声烛影愤恨不已,但是他其实也多少有点松一口气的意思……虽然上位有问题,自己的死因有问题,但是赵光义好歹也是见识过开国时期的情况的,见识过五代的情况,年纪也不小了,还上过战场有些经验……
他登基,或许能够达成自己的期望,或许对大宋而言,不算坏事儿?
——当然,之后得知的情况就狠狠打碎了赵匡胤的幻想。
赵光义,他真不行啊!
文治倒是有几分成果,但是军事方面,军事方面……竟然就这么惨败两回!而且,败了还不说,你为什么能够搞出来阵图这种鬼东西啊!
你又不是没有上过战场,难道你还不知道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吗?一个能力不够的将领临阵指挥都应变不过来,更何况一个早早布置下来的、由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布置下来的阵图???
赵匡胤当时甚至在考虑,后来的赵光义是不是脑子里面发生了什么玄妙的事情……
不然的话,怎会如此?
他都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弟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