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与陈凡那艘孤舟南下的萧索不同,北凉舰队的归航,是一场绵延数百里的盛大凯旋。

当清凉山那熟悉的轮廓出现在海平线尽头时,整个北凉三十万铁骑,无论是在港口驻守的,还是在军营轮值的,都自发地涌向了海岸。

没有命令。

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迎接。

迎接他们的王,从一场看不见硝烟,却比任何战争都更凶险的搏杀中,载誉而归。

徐凤年站在旗舰的船头,看着那片黑压压,却又寂静无声的钢铁森林,看着那一双双崇敬、狂热的眼睛,他那因法则反噬而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享受这份荣耀。

他只是轻轻抬手,往下压了压。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

“回营。”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北凉士卒的耳中。

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慷慨激昂的演讲。

王,回来了。

这就够了。

……

北凉王府,听潮亭。

这里是北凉的核心,是无数机密与决策诞生的地方。

然而,此刻亭内的气氛,却透着一股诡异的凝重。

徐凤年坐在主位上,面色依旧不佳,但他那双眸子,却亮得惊人,仿佛蕴含着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的面前,不是沙盘,不是军报。

而是一沓沓关于民生、户籍、农田、水利的卷宗。

“从今日起,北凉境内,所有郡县,必须成立学堂,蒙学开智,凡我北凉子弟,无论男女,无论贫富,皆有读书识字之权。”

第一道命令,就让在场的几位北凉道核心将领,面面相觑。

读书?

现在是该读书的时候吗?太安城那位已经疯了,离阳的屠刀随时可能砍过来!我们不应该扩充军备,厉兵秣马吗?

一名性如烈火的老将,忍不住出列:“王爷!此时兴建学堂,是否……缓不济急?军费本就紧张,若再分薄到这些……”

“钱,我来想办法。”

徐凤年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

他看向另一侧的户籍官吏。

“传令,凡我北凉境内,新添人丁者,由官府奖励米三斗,布一匹。家中三胎以上者,可减免一人徭役。孤寡老人,由官府统一赡养。”

第二道命令。

亭内更静了。

奖励生育?赡养老人?

这都什么时候了!北凉向来以战养战,人命在乱世之中,最是不值钱。王爷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王爷三思!”

“我北凉以武立身,当务之急是强军,而非……养些无用之人啊!”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他们敬重这位从归墟归来的王,但他们无法理解,这位王爷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这些政策,看上去“仁慈”,可在他们这些习惯了铁血生存法则的北凉高层看来,就是“软弱”!

“无用之人?”

徐凤年笑了。

他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目光,不再是过去那种带着一丝戏谑和锋芒的审视,而是一种深沉的,如同大地般的厚重。

“你们,去过归墟之海吗?”

他突兀地问了一句。

众人皆是一愣。

“你们见过,一方世界,因为失去了‘根’,而寸寸崩塌,化为尘埃的景象吗?”

“你们知道,那所谓的‘天道’,所谓的‘仙人’,在真正的‘人间’面前,是何等的不值一提吗?”

徐凤…

…年没有解释什么法则,什么古神。

他只是用最直白的话,描述着自己的感悟。

“我告诉你们,什么是北凉最强的兵器。”

“不是你们身上的铁甲,也不是你们手中的凉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