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他伸出手指,指向窗外,指向那片广袤的北方大地。

“是田地里,那个为了多收三五斗粮食,而弯腰插秧的农夫!”

“是工坊里,那个为了妻儿能吃上一口热饭,而昼夜打铁的匠人!”

“是学堂里,那个刚刚学会写自己名字,眼中闪着光的稚童!”

“是每一个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活着,希望明天能比今天更好的人!”

“他们,才是我们的根!”

“他们的安居乐业,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汇聚起来的这股劲儿,才是我们北凉,乃至整个人间,能够对抗一切灾劫的,最根本的力量!”

一番话,掷地有声!

亭内,鸦雀无声。

那些将领和官吏们,或许还无法完全理解这番话里蕴含的“道”,但他们能感受到,他们的王,变了。

变得……比以前,更像一位真正的王了。

……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另一项改革,在北凉军中,悄然推行。

“府兵制?”

一座军营帅帐内,北凉第一悍将,郁鸾刀,看着手中的军令,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让精锐的边军,解甲归田?农忙时耕种,农闲时操练?这……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对面的,是北凉军师,李义山。

这位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毒士,此刻正裹着厚厚的裘衣,脸上却带着一丝病态的红晕,那是兴奋所致。

“将军,你只看到了其一,未看到其二。”

李义山咳了两声,声音嘶哑地开口。

“常备三十万铁骑,人吃马嚼,耗费何等巨大?如今离阳断了我们的粮草供应,若再有大战,我们能撑多久?”

“推行府兵制,是‘藏兵于民’。”

“这能让我们的军费压力,骤减七成!省下来的钱,可以用来做王爷想做的那些事。修水利,建学堂……这些,看似无用,实则是在为我北凉,积蓄最雄厚的‘血气’!”

李义山眼中精光一闪。

“更重要的是,当兵的和种地的,成了一家人。当每一个士卒,都知道自己守护的,不仅仅是‘北凉’这个名号,而是他自家那几亩薄田,是他婆娘孩子的热炕头时……这支军队,会爆发出何等恐怖的战力?”

郁鸾刀沉默了。

他是个纯粹的军人,但他不傻。

他从李义山的话里,听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味道。

“老军师,”他迟疑地问,“王爷他……究竟想做什么?”

李义山笑了,笑得极为畅快。

他望向窗外,那片因王爷归来而重新变得安定的天空,喃喃自语。

“老王爷的道,是‘霸道’。以三十万铁骑,横行天下,逼得离阳不敢南望。”

“而新王爷的道……”

“是‘王道’。”

“他要的,不只是一支能打的军队,他要的,是一个富饶、文明、生生不息的北凉!”

“他正在做的,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以万民为基,以人心为火,炼一件……前无古人,足以镇压一朝气运的……社稷神器!”

随着徐凤年一道道政令的推行。

整个北凉,这台沉寂已久的战争机器,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灵魂。

不再是冰冷的钢铁和嗜血的杀气。

工地上,响起了夯土的号子。

田埂间,传来了农人的欢笑。

学堂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一股肉眼不可见的,却又无比真实、无比磅礴的“人间气运”,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如滚雪球般,疯狂地凝聚、壮大!

徐凤年盘坐在听潮亭顶,他能清晰地“看”到。

那一道道源自于百姓最朴素的感恩、喜悦和期盼的愿力,化作涓涓细流,从北凉的每一个角落,汇入他的体内,滋养着他那干涸的道基。

他的修为,恢复得或许不快。

但他的根基,却在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变得深厚、广阔!

天下大乱在即。

当离阳皇都正在上演着吞噬国运、屠戮忠良的人间惨剧时。

在这片被视为蛮荒的北方大地上,却处处充满了希望,处处洋溢着生机。

一场即将到来的,两个王朝的国运之战。

其胜负的天平,似乎在战争还未开始之前,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