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文学网www.laikanwx.com

“小可来说说为什么小朝廷,小官府才能带来盛世。

世人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实际上,窦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汉文帝去世,汉景帝即位,初期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以后,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据说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景帝崇尚黄老之说,减少刑罚,减少赋税,兴修水利,提倡农业,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以免冤狱发生。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其间百姓富裕,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乐,一派盛世景象。

我们来看看这些善政,主要就是不轻易用兵,轻徭薄赋,提倡节俭,重视农桑,司法公平。

若是皇帝雄心勃勃,像汉武帝那样想做千古名君,要做事必然要人,官员就会越来越多。

冗官多了,竞争激烈,野心大的就会鼓动皇帝对外发动不必要的战争,用军功和征伐来的土地,新增的官位等等满足自己的欲望。

开疆拓土,威慑四夷,听起来威风,却不一定全是好事。

大规模的战争最消耗国家财力物力,像汉武帝晚年就国家疲敝,民生凋敝,国人苦不堪言,武帝的名头再荣耀,于普通百姓何涉?

所以自卫的护国护民的战争该打,但是盲目地主动对外征伐,穷兵黩武,却是要以国力和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来做代价的,因此古人曰,国虽大,好战必亡!

同样的,官员老爷多到一定的程度,国家财政也难以负担,这时候轻徭薄赋等政策就施行不下去,因为口头再高喊忠君爱国的老爷,他做官也是一定要俸禄的,减了百姓的赋税,老爷们兜里的钱哪里来?若是满足了老爷们的胃口,嗯,其实老爷们的胃口是没有止境的,官员一多,必然冗官,必然结党,然后朝中终日政争党争,国库里的银子越来越少,正事一件都推行不下去!

将军觉得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却没有什么出名的德政,其实这正是他最大的德政啊!不然我大宋朝的富甲天下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本朝历代皇帝,不杀功臣,不加赋税,不杀士大夫,提倡文教,诉讼清明,除了武事不振,其它每样都做得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